第199頁(第1/2 頁)
但是仔細回想一下,卻發現沈哲似乎一直都是這個樣子的,現在這樣,小的時候也常有,所出之言,市場讓他這個從安徽的鄉下沒進城兩年的土小子驚恐萬狀,覺得似乎聽了就已經被擔上了足以殺頭的罪過,的確一直都是如此,他們兩個人人無論是從身世、資質還是氣魄都有著本質的區別,要不然如今仍然讓他感覺艱澀的洋文,眼前的這個人在十二三歲的時候就已經溜得跟大使館裡的那些洋人相差無幾,他們兩個人之間的差別其實一直都是存在的,只是當年太熟悉了所以沒有察覺出來,而現在,離別經年,才突然發現這個年少時的夥伴已經和自己是兩個階層的人,一如沈哲所說,兩耳不聞窗外事只幾年,他並沒有多大的改變,而沈哲也按照他本來應該走的那條路一步步往前走,漸漸地將兩人的距離越拉越大,而此時,兩個人都只不過是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人,李經塱不由地想,若是二十年後,三十年後,那又會成什麼樣子。
這番話,沈哲在渤海之上就已經想好,只不過,他當時打算是等自己老了以後寫在回憶錄裡,供後人瞎想的,不過去沒有想到還在保定李鴻章的府上用上了。把一個才從安徽鄉下北上沒幾天,對於一切仍然懵懵懂懂的年輕人糊弄得對他五體投地。
不過好在,這番話是與李經塱說的,如果現在的聆聽著是李鴻章的話,那麼精明的李中堂肯定在第一時間就會知道,朝廷突然改變渤海海禁的政策與那次內閣的集體罷工有關,而且很有可能李鴻章此時已經在懷疑兩者之間的聯絡,若是沈哲在旁邊這樣無意地旁敲側擊,那兩件事情的關係就在明朗不過。
而李鴻章肯定就會考慮到這件事沈哲是不是提前就已經知道了什麼風聲,沈哲不能說自己毫不知情,是經過乾爹的點撥才發覺的,李鴻章肯定不會信,而如果他說自己的確超絕到了一些風聲,那就更是自找麻煩,讓人家覺得你既然早知道早幹嘛去了,怎麼現在才跑過來報告。於是沈哲打定主意,一會兒見了李鴻章還是不要提這茬兒為妙。
天色漸暗,沈哲並沒有注意到李經塱趨於沉思狀的神色自顧自向下說下去。
當然,此時對於大清自然也是好事,說到底,什麼龍脈不龍脈的信則有,不信則無,就算真的有,那能佔多大點兒地方,沒道理讓關外的千里沃野棄之不用,而俄國的野心越來越大,幾乎要將整個東北都收入囊中,經塱兄覺得,皇室更希望讓關內的漢民到他家的龍脈上面種地,還是更願意讓老毛子把他家的祖墳給挖了。&rdo;
李經塱聞言笑了出了,剛剛的傷感頓時煙消雲散,他笑道:&ldo;瑄瑜覺得漢民出關,俄羅斯就不會覬覦東北了嗎?&rdo;
沈哲意味深長地一笑:&ldo;俄國狼子野心自然不會就此收斂,不過俄國之所以屢犯我東北邊境,也只是因為東北地廣人稀,而一旦關內的流民進入東北,東北人丁興旺,其實就已經形成了對沙俄的天然屏障,雖然朝廷現在和俄羅斯沒有撕破臉,但是兩個鄰國之間這樣摩擦不斷,俄羅斯欺人太甚,一旦觸動了朝廷的底線,朝廷和沙俄分道揚鑣也是遲早的事情,等到決裂之日,如果沙俄的那些散兵遊勇再來侵犯,那朝廷大可以&l;以東北之人守東北之土&r;,這些東北之人原本都是山東,熱河一帶的失去土地的流民,好不容易才得到的田地,一寸土地恨不得看得比自己的性命還重要,到時候,他們誰都知道自己退一步就是一家老小的性命,打起仗來自然也捨得下死力氣,行軍打仗,在一個&l;氣&r;字,一鼓作氣勢如虎,即便是對方是沙俄,也不是沒有勝算,如果朝廷再能從西洋買些洋槍洋炮的加以裝備,我大清一雪前恥,至少是跟沙俄的前恥,那也是指日可待了。&rdo;
李經塱眯起眼睛點了點頭,嘆道:&ldo;這麼說,大清最終還是可以雪恥的吧。&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