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第1/2 頁)
譚瑪士邊還禮邊開口道:「《說文解字》曰:嶽,大山也。帝王巡狩所到之王苑。《詩經》曰:山高而尊者嶽。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志向高遠偉岸綿延,嶽是毅力與永恆的象徵……」
看來這個夷人不單象個酸秀才,還是個話嘮子。
江振子又指著那白眉老者介紹道:「這位是宮裡的鐘大先生,被皇上派遣,陪伴譚瑪士大畫師……」
江振子還沒說完,牛皋在一旁嘀咕道:「宮裡的人?不就是太監嗎?怎麼嘴上還會有鬍鬚?」
江振子一聽,臉色刷一下白了。
那鍾大先生右手揮動,一隻筷子眨眼間到了牛皋大嘴前面。說時遲,那時快,兩隻手指出現在牛皋面前,夾住那根筷子。原來是嶽飛出手了。
嶽飛對著鍾大先生說道:「晚輩無知,鍾大先生請先息怒。家師曾對晚輩說過,他當年在汴梁城內,未曾一敗,無論是對著大遼國的勇士還是其他挑戰者,甚至是當時號稱西北邊關第一人的李憲,都是輕鬆戰而勝之。唯獨有一人,令他深深忌憚,那就是宮裡的鐘大先生。鍾大先生號稱『鎮海神針』,一把金針,例無虛發。」
嶽飛身為周侗的關門弟子,江湖地位可是不低。這一番說話,貼在了鍾大先生的心坎上。鍾大先生氣也消了,笑著說道:「周大俠的天下第一手可是皇上親口所諭,我那裡配得上。」
各位看官,歷史記載,宋朝確實有宦官留有長須,他就是童貫。至於宦官為什麼還能長鬍鬚,以後會有解釋。
江振子是個機靈之人,連忙說道:「既然都是自己人,那就同坐一桌吧。家鄉肉可是隻剩下一盤了,另作一盤要等上一個多時辰。」
譚瑪士一聽,連忙拉著鍾大先生一起坐了過來,說道:「好說,好說。我與嶽兄弟一見如故,一起吃更開心。」
嶽飛正覺得奇怪,江振子解釋道:「我店裡有一道名菜,非常有來頭,在汴梁城內只此一家。密斯脫卞在宮中曾陪皇上吃過幾回,念念不忘,一次偶然在本店吃到這道菜。從此以後,每逢出宮便來此處捧場,給本店帶來不少人氣。」
說話間,一盤切得極薄的肉片端了上來,呈金黃色,亮晶晶,賣相極好。
江振子招呼眾人品嘗,說道:「這是本店的看店名菜---家鄉南肉,此肉絕不膩,請諸位吃來爽爽口。」
眾人動筷子夾肉,吃起來果真清爽,不覺嘖嘖稱讚。
楊再在一旁問道:「店主不是說這菜大有來頭嗎,快快說來。」
不待江振子做出反應,譚瑪士就介紹上了:「這是我們杭州菜。做法是:先取按南味醃製好的大塊豬肉,放入水中浸一個時辰,去掉些鹹味,再加入原湯燜煮,臨食前,片成薄片,瘦肉通紅,肥肉潔白,濃香四溢,鮮鹹合宜。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脯臘》篇曾記載過各式臘肉的製法。此家鄉南肉乃臘肉中最上乘者。」
這譚瑪士中文極好,講得如同說書一般,眾人自是聽得津津有味。
譚瑪士說完臘肉的做法後,夾起塊肉,放入口中有滋有味地嚼了嚼,一經嚥下,啪地把筷子拍在桌上,搖頭晃腦地又說上了一段典故。
----------------------------------------------------------------------------
感謝zhuxyhh01大大,靚女007大大,淡若神風大大的打賞-----------------------------------------------------------------------------
第四十六章:王府中人
「家鄉南肉一名從何而來?此名源於本朝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