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周易也有另一手打算(第1/2 頁)
陝西,西安。
周易從開封北上,直奔西安。
見到的並非秦王,而是大明朝的常務副皇帝,太子朱標。
太子朱標來到西安,正是為了替老父親朱元章考察西安的山川地貌。
考察一下,西安是否適合,作為大明的新都城。
其實,朱元章一直有北遷都城的打算。
在歷史上,中原政權的最大敵人,一向是北方的遊牧民族。
不論是漢唐的匈奴,宋朝的遼金。
還是明朝的蒙古,也都是一樣,大明最大的敵人。
若是都城建立在南方。
過不了幾代人,便會丟掉北方的大量土地,偏安一隅。
從朱元章的角度,自然看不到,以南方為都城,開海的益處。
對於朱元章來說,遷都北方,無疑是最優的選擇。
朱元章曾經親自考察過開封,在觀察了開封的地理位置之後。
得出了開封並不利於建都的結論。
但朱元章現在都已經六十多了,疾病纏身,若是要親自考察西安。
八成會在道路上去世。
便派朱標代替朱元章,前來西安考察。
雖然從結果上來看,這次考察,直接導致了朱標的去世。
可能比朱元章自己死,還要更令人遺憾些。
但在歷史上,和朱標前些年背瘡感染,並沒有完全康復有關。
在這一時空,幾年前,周易早已經治好了朱標的背瘡。
也許,朱標能夠多活幾年,也未可知。
總之,朱標一個月前,便從南京城出發,北上來到西安。
周易見到朱標時,朱標正在行宮裡,批閱著各地傳來的奏章。
周易在一旁安靜等待,心中卻是暗暗埋怨朱元章這個老頭。
如此讓太子朱標勞累,即使他周易是華佗在世,也無法挽救朱標早亡的結局。
朱標終於放下了筆,轉頭看向周易,道:
“我的幾個弟弟,過得可還好?”
周易點了點頭,向朱標說了一下蜀王和周王,都非常健康。
朱標作為老朱家的長子,對待兄弟,甚至比朱元章還要親近。
朱元章在戰爭前線,又是開國當皇帝。
真正能夠陪伴除了太子外的其他孩子的時間,是非常少的。
反而朱標陪伴幾個弟兄的時間更長。
聽到兄弟們的安康。朱標才放下心來。
朱標又問道:
“周先生,觀止堂的建造,可還順利?”
周易連忙點頭。
說實話,觀止堂分部的建造,除了各處都由周易的學生主持之外。
周易還請求,太子朱標和徐家分別派遣人手,幫助周易經營。
名義上週易是邀請人手,幫助經營,實際上卻是給了兩家機會。
這些學堂都叫“觀止堂”,但卻是三家合夥經營的。
所得的利潤,也是由三家共同分配。
其實,賺下的銀錢,倒不是最重要的。
觀止堂涉足教育,又涉足醫療,是市恩的買賣。
周易可不希望,他因為受猜疑,被朱元章找機會砍了腦袋。
拉著太子做這個買賣,明目張膽地為太子提供助力。
可能在其他的朝代,已然是危險的事情。
但在朱元章這裡卻不是這樣。
幫助太子朱標,可能比幫助朱元章本人,還能夠令朱元章開心。
這也是觀止堂在大明四處開分店,錦衣衛還沒有找上門來的重要原因。
朱標問完了觀止堂相關的情況,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