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第1/2 頁)
所以戰後一直到1966年牟田口死去為止,在所有參加過未參加過英帕爾戰役,當事者非當事者幾乎全體一致認為作戰從一開始到最後就只是一個失敗的連續的時候,牟田口還是單身一人為英帕爾作戰辯護。當然牟田口這人本身已經有點瘋狂異常了,但是不也說明其實他覺得非常冤枉:為什麼失敗的責任要本官一人來負?好吧,本官就乾脆不承認失敗!
早在1942年5月第15軍佔領了緬甸以後,南方總軍就提出來了成熱打鐵,進行英帕爾作戰,攻佔印度的計劃,得到了參謀本部的同意和批准。稱為&ldo;第21 號作戰&rdo;。但是當時第15軍司令官飯田祥二郎中將(陸大27期)和任第18師團長的牟田口本人是堅決反對這個計劃的。認為太不著邊際了,簡直是開玩笑。加上當時瓜達卡納爾島打的正緊,這這麼給擱了下來。
但是到了1943年3月,新成立了一個&ldo;緬甸方面軍&rdo;,牟田口也跟著官升一級,成了15軍司令官,這時突然成了已經是廢案的&ldo;第21號作戰&rdo;的積極擁護者,要去列印度去了。
&ldo;新官上任三把火&rdo;是一個原因;英軍的遊擊部隊的神出鬼沒,皇軍得去&ldo;掃蕩&rdo;也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陸軍大學校裡學來的一條&ldo;進攻是最好的防禦&rdo;。
就因為這些莫名其妙的原因,牟田口中將對自己當時反對&ldo;第21號作戰&rdo;那件事是痛心疾首,再化痛心為力量,又成了他那麼異常地固執於英帕爾作戰的心理原因。
這時候緬甸方面軍的司令官河邊正三中將(陸大27期)正好是77事變時&ldo;支那駐屯軍第一聯隊聯隊長&rdo;牟田口廉也大佐的旅團長。對牟田口的發瘋也只當沒看到,東京的東條英機也正在做著只要把那支叫做&ldo;印度國民軍&rdo;的印度偽軍送上印度國土,頓時就會像滾雪球似的膨脹起來,英國人的殖民統治,&ldo;嗖&rdo;的一下就會完蛋的美夢。
並不是所有人都像東條英機,牟田口似的會把瞎想當真,所以牟田口這個計劃也鼓搗了快一年。一開始就有第十五軍參謀長小畑英良(陸大31期),緬甸方面軍高階參謀片倉衷(還記得918滿洲事變嗎?)和大本營參謀竹田宮少佐(陸大50期)等人反對。小畑是從陸軍中很罕見的輜重兵出身的兵站參謀幹起來的,在回答補給上有沒有信心時很響亮地就回答了一句:&ldo;沒信心&rdo;,結果在1943年5月被聽話的久野村桃代少將(陸大37期)更迭了,這一下第15軍內事沒人敢說話了。
而竹田宮由於是皇族,所以其反對反而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結果8月7日,大本營正式下達&ldo;ウ&rdo;號作戰命令,進行英帕爾作戰。
參謀總長杉山元對直皺眉的真田作戰部長解釋說:&ldo;這是寺內的想法,就讓他去幹吧&rdo;。
寺內壽一元帥是南方總軍司令官,一般認為寺內能做到這個位子,與其說是他本人出色,不如說是他投胎出色:他老爺子是日俄戰爭史的陸軍大臣,一次大戰時的總理大臣寺內正毅。
就這麼位二世祖,能拿出什麼想法是完全可以想像的。
讀大本營的命令是很有趣的。據說為了&ldo;不對現場指揮官拘束的太嚴&rdo;,整個命令除了廢話沒什麼內容,真正的重要點再電話或者去人口頭聯絡,結果往往是出了事就大家互相賴,反正到最後誰也沒有責任。太平洋戰爭打了那麼多敗仗,由於指揮上的失誤而丟烏紗帽的幾乎沒有。
給了第15軍三個師團,只要一看那三個師團長的名單已經就知道這仗沒法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