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第1/2 頁)
根據我方部隊的報告,敵人在頓涅茨-第聶伯河戰場上一共遺屍23,000具,所獲戰利品共有坦克615輛、野炮354門、高射炮69門,和大量的機關槍與迫擊炮。俘虜9,000人的數字在比例上來看卻未免嫌小。其原因有三點:一、我們自己的兵力,多數都是裝甲部隊,不能對於敵人構成一個連續不斷的包圍圈。二、因為天氣奇寒,尤其是夜間,部隊有向村落集中的趨勢,所以放棄了武器和車輛的俄國兵很容易溜走。三、無法封鎖在敵軍後方的頓涅茨河,輕裝的部隊可以徒步透過這個尚在封凍中的河川。
除了上述的敵軍損失以外,其第4近衛機械化軍(在米斯河正面後方被圍)和第7近衛騎兵軍也同時已被肅清。
哈爾科夫會戰
在頓涅茨與第聶伯河之間地區中一戰而勝,重獲主動權之後,南面集團軍群就進一步依照在2月28日早已頒發的一個命令,向&ldo;沃羅涅什方面軍&rdo;(即位置在哈爾科夫地區中的敵軍)發動攻擊。我們的意圖是攻擊這支兵力的南側面,以迂迴後者,若可能的話,還想從東面直入敵軍的後方。我們的目標不僅是佔領哈爾科夫,而且更希望擊毀在那裡的敵軍。
所以第一優先就是要擊潰敵軍的南翼,它是由俄國第3坦克集團軍在該城西南的比里斯託伐亞河構成的。第4裝甲集團軍在3月5日達到了這個目標。在敵方這個集團軍中的第12和第4坦克軍、1個騎兵軍和3個步兵師,一部分被切成了碎片,一部分則在克拉斯羅格勒的一個小包圍圈中被俘了。雖然俘虜的數字還是相當少,但是據我方部隊的報告,敵軍死亡數字為12,000人,我方俘獲了坦克61輛、火炮225門、車輛600輛。
天氣的突變使本集團軍群未能從背面進攻正在艾赫提卡(akhtyrka)和波爾塔瓦困擾肯夫集團軍的敵軍,迫使他們用反正面來進行戰鬥。要達到這個目的,則第4裝甲軍必須從哈爾科夫的下游渡過頓涅茨河,但是河的冰面隨時都可以破裂,而任何的浮橋都抵抗不了這些浮冰的碰撞。即令渡過莫希河(osh)作一個較小型的側擊行動,以奪取哈爾科夫城(敵軍的後方交通線都透過該城),也都似乎很難辦到,因為地面現在已經開始解凍了。所以我們只好企圖從側面把敵軍捲起,並順便迫使他們退出哈爾科夫城。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第4裝甲集團軍,包括黨衛軍裝甲軍在內(其最後的單位,&ldo;骷髏&rdo;師也已經完全到達了),於3月7日,從克拉斯羅格勒地區向北面發動了一個攻擊。當敵人在其正面的壓力減輕了之後,肯夫集團軍馬上也加入了這個攻擊。
在以後幾天當中,攻擊的進展頗為良好。不過到了此時,敵軍已經認清了沃羅涅什方面軍所感受的危險。我們的無線電竊聽發現敵人正在從伏羅希洛夫格勒地區中抽調幾個坦克及機械化軍前往依蘇門,其目的很明顯是想乘第4裝甲集團軍向北進攻哈爾科夫時,打擊它的側面。不過這些行動卻已經不能產生任何顯著的效果,其原因為:一、敵軍在伏羅希洛夫格勒附近和米斯河的戰鬥中已經把攻擊能力消磨殆盡了;二、頓涅茨河已經開始解凍,足以阻止他們的行動。敵人所能做到的就只限於在該河南岸,依蘇門的西北面贏得了一個小型的橋頭陣地而已。此外他們也從東面把第2近衛坦克軍撤回到了哈爾科夫,以及把正在面對著肯夫集團軍北翼和第2集團軍的兵力撤回到波哥達何夫(bogodukhov)。因為第2集團軍的兵力太單簿了,所以我們能否阻止敵軍逃走頗有疑問。不過不管怎樣,我們卻想嘗試迫使面對著肯夫集團軍的敵軍離開哈爾科夫城向南移動,或是切斷其在頓涅茨河的渡口。若能如此,則哈爾科夫城即可以一鼓而下。本集團軍群準備不惜一切代價防止哈爾科夫變成第2個史達林格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