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第1/2 頁)
算了,不必再多加解釋,他們想得複雜反倒能顯出自己的高深莫測。朱永興輕輕搖了搖頭,拿出紙筆,在上面寫划起來。
每次在書寫的時候,朱永興都要背著別人,除了夢珠在旁邊的時候,才能讓他免了這苦差使。並不是他不相信別人,而是這一筆爛字實在不好見人,而且為了保密,朱永興故意寫得極為簡煉,關鍵文字還是用拼音或簡寫。寫出來的東西只是相當於一個提醒他的綱要,他可以依此在以後進行發揮,重新讓夢珠記錄完整。
那嵩,龍韜,於七,周玉,楊彥迪……一連串的名字和地點被簡寫在紙上,這些都是朱永興可能要利用並招攬的人物,在他們背後則是載於史冊的抗清事跡。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歷史上的這些星星之火卻因為孤立無援,或是籌劃失當,而被清廷一一撲滅。朱永興想做的便是把這些事件儘可能地納入自己的掌控之中,使其按照自己計劃,在合適的時間爆發,然後燃起熊熊烈火。
還來得及嗎?朱永興回憶著,思索著,最後在那嵩的名字簡寫下劃了重重的一筆。最近的、最容易的,或者也是最可能重創吳三桂的機會,就要著落在這位在雲南勢力最雄厚的土司身上了。
在雲南,明朝封有三百多個土官,其中實力最強的是麗江木氏、元江那氏和蒙化左氏,號稱雲南三大土司。而元江那氏不僅實力雄厚,且比較忠心於大明,歷史上的抗清起義,讓朱永興對那氏青眼有加,寄予厚望。
在軍事上,明朝規定土官所掌握的「土兵」,平時須服從當地衛、所的調練,戰時須服從國家的徵調,不得自行領兵越境。然而,這僅只是對一般土官而言,對「軍民府」土官則無此限制。即「軍民府」土官可以掌握兵權,集政治、經濟、軍事、司法於一身,掌控著一方政治、經濟、軍事命脈大權。
「元江軍民府」的行政區域:東臨石屏、臨安(建水),南抵安南(交趾),西至寮國北部,西南至車裡、福海,北接鎮源,東北接楚雄。但其軍事管轄權節制範圍遠比行政區域大得多,一但戰爭需要,他可以根據雲南總督軍令對車裡、大候(雲縣)、木邦、鎮雄等周邊府、縣進行節制。
「元江軍民府」還有行使境外用兵的權力。如明洪十九年,隆慶二年,隆慶三年,天啟七年,元江軍民府都在境外進行過軍事行動,協助明軍捍衛疆土、保家衛國。
在「三徵麓川」的軍事行動時,元江軍民府更是統帥東路縱隊,合木邦、孟通諸寨、車裡及大候共五萬多土兵打通木邦到麓川的通道,與各路縱隊人馬在麓川匯集,協同配合明軍。
元江軍民府經過多年徵戰,已形成了一支強大的擁有實戰能力,又具有技戰經驗的地方武裝。據《元江府》記載:儂人(今傣族),其種在元江與廣南同俗……長技在銃,蓋得交趾者,刀盾槍甲,寢處不離,日事戰鬥,方、楊、普、李四姓倮羅,號稱善戰,為諸彝之中最強者。
或許有誇張之語,但朱永興知道能讓吳三桂親徵,並在清軍大舉進攻下堅持數月之久,元江那嵩的實力確實很可觀。如果不是有叛變的土官引領清軍間道而行,避開了元江那嵩的伏擊;如果不是明將朱養恩懼於清軍之勢大,不敢出擊以側應元江;如果不是那嵩固執己見,事先不與李定國聯絡,以至孤立無援……
歷史的發生有其必然性,也是由無數個偶然決定的。如果重來一回,朱永興有信心把元江之戰打得更好,即便是不能藉此扭轉雲南的局面,也要崩掉吳三桂這個老漢奸幾顆狗牙。
……
牽一髮而動全身,朱永興率領幾支殘軍與清軍在高黎貢山展開大戰,永昌、大理、姚安等地的清軍都有所行動,或抽兵增援,或提供糧草物資,訊息便不可避免地在滇西傳播開來。
當然,這也正是朱永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