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第1/2 頁)
堯明對局勢進行了一番仔細思索後。暗中慶幸自己保持了正確的心態,一開始就想法與法國結盟。他對卡納里斯打了哈哈,將他送走了。
國際局面如此風雲變幻,而作為國際領袖的大英帝國卻為了自身利益,在國際衝突上搞這種推波助瀾的所謂&ldo;相互牽制&rdo;,讓堯明覺得如履薄冰。他再一次來到教堂,找到那位睿智的牧師,向他敘述了這些國際衝突,也順便表達了自己鬱悶的心情。
&ldo;憑你的真心,做上帝喜歡你做的事情吧。在你幫上帝做事情的同時,無所不能的上帝也會幫助你完成你的心願。&rdo;,那位牧師說道。
&ldo;人去扮演上帝的角色,是上帝所最不喜歡的。&rdo;,那位睿智的牧師又說道。
&ldo;是啊!&rdo;,堯明嘆服道:&ldo;大英帝國現在所做的,不就是在扮演上帝的角色嗎?&rdo;
風雲突變
不出堯明所料,他很快接到了法國總理布魯姆的電話。布魯姆很想支援西班牙人民陣線。現在他正受到來自於英國首相斯坦利鮑德溫的巨大壓力。
有了德國這個新盟友,布魯姆就有了堅持的希望。只要獲得了德國的支援,他完全有信心與義大利一決雌雄。
堯明早就盤算好了。他很直率地告訴布魯姆,義大利目前正在想辦法拉攏德國,以擺脫1935年入侵伊索比亞在國際上造成的孤立。義大利想與德國結盟,一起對付人民陣線。
布魯姆很緊張,這意味著西班牙人民陣線的垮臺。相應地,法國人民陣線也會分崩離析。
&ldo;魚兒上鉤了&rdo;,堯明心中暗自得意。他接著開始訴苦,德國並不想介入西班牙內戰,但德國支援中國的貨運全部要透過奧地利和義大利進入地中海。如果義大利以此為威脅,德國不得不幫助義大利。
布魯姆在電話的那頭苦笑了,這是堯明的本性,想佔便宜。
&ldo;有什麼條件就直說吧。&rdo;,布魯姆嘆了一口氣,說道。
堯明開始碼條件:&ldo;德國的貨物暫時只能從法國進入地中海,但這繞了很長的路。從長遠來看,我希望一是法國支援德國合併奧地利。二是南斯拉夫帝國解體,斯洛維尼亞獨立並進入德國勢力圈。這樣,德國的貨運就可以不透過義大利而直接進入地中海。&rdo;
當時奧地利屬於義大利的勢力影響範圍,但這個國家的人民90以上講德語,與德國有很深的淵源。《凡爾賽合約》強制規定了德國不得與奧地利合併。
在原時空二戰後,與奧地利的合併成為了德國的一項侵略罪狀。但堯明覺得,德國的所有侵略罪狀中,就這條最有爭議。在原時空的1938年的奧地利和平合併時,竟然獲得了高達9973的人民公決支援票(當然,這個比例實在高得離譜,要麼納粹作了手腳,要麼那些反對的人覺得沒有希望,直接棄權了)。在二戰結束後,奧地利與德國之間也曾經有過多次相互合併的意圖。
至於南斯拉夫帝國,則是法國當初為了阻止德國的勢力擴張,讓一些宗教不同,意識形態衝突的民族強行地拼湊出來的一個國家。這種拼湊導致了長期的種族壓迫和種族衝突。在原時空二戰期間,為了避免捲入戰爭,南斯拉夫皇族實際上已經與納粹政權和義大利政權達成協議,進入軸心國的&ldo;勢力圈&rdo;。然而同盟國指使將軍進行了兵變,導致德國出兵南斯拉夫,並開始了由狄託領導的南斯拉夫抵抗運動。南斯拉夫捲入了血腥的戰亂。
在二戰結束後,狄託靠高壓政治,建立了一個穩定的南斯拉夫共和國。狄託去世後,這個國家解體,民族之間再次捲入大大小小的多次血腥戰爭和種族清洗。南斯拉夫的戰亂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