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第1/2 頁)
當時的中國是一個極端貧困落後的農業國家,其表現為分散而落後的、自給自足的農業生產方式。由於這種經濟結構,對外部世界的依賴卻很小,因而對中國的抗戰卻是有利的,日軍沿海封鎖並不能對中國的農業生產產生影響,只能對獲取重要的軍需物資產生影響。
糧食是一切民生經濟的基礎,糧食的短缺才是物價飛漲的主因。其實,當時長江以南及湖北的大部分地區還在國府手裡,這一地區和四川盆地都是中國的糧倉。由於瘋狂的土地兼併所帶來的高額田租和無節制的稅賦、兵員的索取,破壞了農業的再生產,使農業生產逐年下滑。手中無糧,人心惶惶。
其次是人為的通貨膨脹。為什麼說是人為的呢?戰時,國府實行了經濟&ldo;統制&rdo;,這個政策的本意是透過合理的分配資源,以抑制物價、穩定經濟。然而實行起來,卻不是那麼回事。比如:發放救災賑濟款,只發100元以上的大票子,然後在中央銀行兌零時,扣去24元手續費(請見《白修德回憶錄》)。這是什麼?這就意味著昨天你的財產還有100元,今天就只有76元了。這裡暗藏著瘋狂掠奪民間財產的目的。還有光復後,對偽幣的兌換率問題,頃刻之間造成大量民眾的破產。這種瘋狂掠奪的結果,造成了物價飛漲,同時也摧毀了各級軍政人員的廉潔和忠誠。
中國還沒有山窮水盡,有何證據?看看共統區的情況,共統區(含遊擊區,這是從邊幣的使用範圍來講的)有8000萬人口,佔當時全國人口的五分之一。
在《中國抗日戰爭史》([日]石島紀之)中有下列記述:
日本軍的徹底的殘酷的掃蕩作戰、經濟封鎖和國民黨的包圍封鎖,使抗日根據地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狀況。日本舉的攻擊使得許多根據地變為遊擊區、遊擊區變為日本佔領區。結果,1941‐1942年華北解放區的面積縮小了1/6、人口從4000萬減少到2500萬。八路軍的兵力,從1940年的40萬減少到30萬。
日本軍的經濟封鎖和糧食掠奪、國民黨的經濟封鎖再加上覆蓋華北的嚴重的旱災,沉重地打擊瞭解放區的經濟和財政。本來,陝甘寧邊區的工業就不發達,包括日用雜貸在內的工業製品,幾乎全部是外部運來的。日本軍後方的山區根據地,對外部的依賴更強。因此,經濟封鎖給解放區帶來極端的物資不足和物價上漲。在山區根據地,&ldo;敵人加強封鎖的時候,主要的日用必需品的供給幾乎全部斷絕&rdo;。當地居民靠吃草根、樹皮充飢,在條件比較好的陝甘寧邊區&ldo;幾乎沒有穿的、沒有食用油、沒有紙張、沒有蔬菜。戰士們沒有鞋子、襪子,勤務員們冬天也沒有被子&rdo;。物資極端的不足引起陝甘寧邊區1941年以後物價飛漲。
與減租減息同時,在抗日根據地開展了大生產運動,它是1942年開始,1943年在各解放區普通展開的。大生產的目的是依靠在邊區建立起自給自足的經濟結構,來克服嚴峻的經濟危機。
以自力更生論為基礎的大生產運動的特徵,最明顯地表現在軍隊、機關、學校進行自給生產運動,特別是在陝甘寧邊區,軍隊一邊進行大規模墾荒運動;一邊建起紡織、製鞋、制粉等工廠。1943年,部隊完全達到了自給。機關和學校,職員和學生也每天參加一定時間的生產活動。結果,陝甘寧邊區1943年的財政收入中,公營生產收入佔37%,對減少財政支出做出了很大貢獻。
由於農村的大生產運動,陝甘寧邊區1941到1943年開墾200萬畝荒地,從來沒有種過棉花的邊區,1942年種了9萬畝的棉田。
在工業方面,陝甘寧邊區1943年也有很大的發展。例如公營、生產合作社和民營的:三者加在一起的紡織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