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第1/2 頁)
第二天:是11月9日,星期四下午,他們又進行了會談。共產黨擬出了他們的書面提議,措詞之絕妙,使赫爾利一點也看不出他們的強硬企圖。赫爾利興高彩烈地說,共產黨的建議確實挺好.但就是邁的步子還不算大。他想改天再作評論。
赫爾利全然不懂。他不是知識分子出身,只是一個美國民間的那種漫畫式的人物。但那天晚間在迪克西使團的窯洞裡,他竟以美國最優秀的傳統改寫了共產黨的建議‐‐而對共產黨說來,當他們在10日的上午見到赫爾利的修改稿時,一定會被那修改過的提議弄得眼花繚亂。
在赫爾利的修改稿中,第一款便是團結:&ldo;中國政府&rdo;、&ldo;中國國民黨&rdo;、&ldo;中國共產黨&rdo;,都一致同意作為三種平等的力量,共同抗日。這幾乎是一些辭不達意的話‐‐僅在概念上就令人吃驚‐‐意思是說中國的國民黨政府(蔣的獨裁政府)將被更新組織成為一個&ldo;全國性的聯合政府&rdo;。在這個政府裡,所有的黨派一律平等。在這個聯合政府之下,還將有一個&ldo;聯合的全國車事委員會&rdo;,負責全國的軍隊共同對日作戰;&ldo;從國外所得之供應將予以公平分配&rdo;,意思是美同將同時武裝兩黨的軍隊。總之,經過赫爾利英國式的潤色加工後,全文的基調完全是美國憲法和政治信仰的概念化翻版,既熱情洋溢又讓人翻譯不出來。這個新的全國聯合政府,赫爾利寫道,將使人民獲得&ldo;公正,信仰自由,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結社自由,請求政府改正冤案的權利,人身受到保護的權利和居住的權利。&rdo;赫爾利在使美國承擔起建立一個新中國的義務,在使一個東方國家接受美國的人權法案。
當然,赫爾利的這個協議最終成了一片廢紙。國民黨認為被出賣,決不可接受。協議不得執行,使共產黨認為受了美國的欺騙。
第四十集《天亮前後》
&ldo;接踵於經濟的崩潰,跟著來的便是道德社會的解體。這種環境正好是共產主義滋生蔓延的溫床。也為中共的擴張與壯大留下了寬廣的空間。但承擔此一惡果的,卻是苦撐八年,力卻強敵的國民政府。&rdo;
可見國民黨缺乏自省,只知怨天尤人。八年抗戰,對中國是一場巨大的災難,然而中國不死,必然蘊涵著生機。中國象鳳凰一樣,要在浴火中重生。舊中國的政治、經濟體制必然滅亡,取而代之的必然是在戰爭中發展健全起來的新的政治、經濟體制。這個新的政治、經濟體制便是中國新的生機,破殼而出的新生命力,將促使中國向世界強國邁進。
經濟的崩潰、道德社會的解體即是舊的政治、經濟體制不能適應中國應對災難的需要,行將滅亡的徵兆。國民黨不知調整,不能有效的應對災難,不去變革以建立新的政治、經濟體制,而是固守於舊的、行將滅亡的政治、經濟體制。敗亡則是必然的事。
國民黨只是到了臺灣後,在幾乎滅頂之災時,才知變革,才得以生機再續。國民黨的災難還未消失,還將面臨生存危機,是就此滅亡,還是浴火重生,脫胎換骨,重回中國國家級大黨的地位,就要看國民黨諸君在危機面前是如何應對的了。其實在政治這個世界裡,也應了達爾文的那句話:適者生存。
&ldo;在國際上,蘇聯不斷扯國民政府的腿,本不足奇。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慫恿中共在國內戰場擴大對國軍的攻擊,也屬有形的叛亂。但更狠毒的則是滲透西方世界,進而左右美國政府高層的對華政策方向。像馬歇爾、史汀生、羅斯福都深受第三國際:&l;國民黨並不積極抗日,他們爭取外援的目的在於對付中共。&r;的宣傳影響。因此在租借法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