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第1/2 頁)
拿破崙認為亞歷山大是自己的心腹,如同朱諾一樣可以為他鞍前馬後,供他驅使以博得到他的歡心,因此,有時拿破崙變得異常傲慢,超越了可以接受的程度,如同對待自己的下屬一樣。拿破崙表現得不僅自鳴得意,而且甚至十分魯莽,如此一來,便深深地傷害了敏感的沙皇。後來證明這是拿破崙犯下的一個致命的錯誤,其後果十分深遠。在提爾西特對待拿破崙如此誠懇的亞歷山大,實際上是個狡猾善變的人,在提爾西特之後,由於他在提爾西特和弗裡德蘭的失敗而遭到俄國貴族的冷眼,他認真考慮了和拿破崙的關係。舉波蘭為例,在沙皇的眼裡,波蘭是俄國的領土,而拿破崙建立&ldo;華沙大公國&rdo;無疑是在世人面前打了他一記響亮的耳光。亞歷山大曾經警告過法國公使:&ldo;在波蘭問題上我是絕不會改變立場的……一旦戰爭爆發,我肯定會宣佈自己是波蘭國王的。看來,世界顯然還不夠大,以致我們(指法國和俄國)在這個國家的問題上無法達成諒解。&rdo;法國公使向拿破崙報告了這件事情之後,拿破崙只是一笑了之。
第二十八章 另一個致命的錯誤(2)
亞歷山大也不能忘記普魯士國王和王后(仍然在哥尼斯堡避難)的奇恥大辱,拿破崙幾乎佔據了他們國家的一半。沙皇和普魯士王國之間有著源遠流長的關係。此外,身為德意志人的沙皇母親,對於自己的兒子支援一個被她公開稱為&ldo;科西嘉暴發戶&rdo;而私下稱為&ldo;血腥暴君&rdo;的人而喋喋不休,感到惱火的亞歷山大最後機靈地回答她道:&ldo;我們不能急於宣佈與他為敵,那樣我們會有失去一切的風險。相反,我們應該使他對我們之間的聯盟深信不疑。讓我們為自己爭取一些時間以準備最後清算的那天,當那天到來時,我們都會為拿破崙的垮臺而積極努力的。&rdo;因此,當他在薩瓦里和拉納元帥面前公開聲稱自己支援拿破崙並說&ldo;我非常喜歡拿破崙皇帝&rdo;時,他化膿的傷口只是暫時結了疤。&ldo;拿破崙認為我是個傻瓜,&rdo;沙皇在埃爾福特給他的妹妹凱薩琳寫通道,&ldo;但是,誰笑到最後,誰笑得最好。&rdo;
認為自己一貫正確和不可戰勝的拿破崙在那時還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言行為自己製造了一個憤怒而危險的敵人。&ldo;從一開始,我就要使亞歷山大皇帝對我的巨大能力感到敬畏,&rdo;拿破崙在到達埃爾福特之前對塔列朗這樣說過,&ldo;這樣會使以後的談判更加容易的。&rdo;但是,伊比利亞的事實已經使拿破崙的形象失去了光輝,而且俄國皇帝對拿破崙及他的同盟國的觀點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世事發生了變化,塔列朗直截了當地警告過亞歷山大:&ldo;陛下,您在幹些什麼?只有您才能拯救歐洲,而您要想獲得成功,必須馬上和拿破崙分庭抗禮……法國人民是文明的,但法國的君主不文明;俄國的君主是文明的,但俄國的人民不文明。必須使俄國的君主和法國的人民結成聯盟。&rdo;就目前的局勢看,&ldo;萊茵、阿爾卑斯和庇里牛斯均已被法國征服……法國人對拿破崙的征服事實上並不支援&rdo;。塔列朗指出,侵佔領德意志、義大利、波蘭、荷蘭、比利時、西班牙、葡萄牙並不符合法國的最高民族利益。塔列朗無疑是亞歷山大最感興趣的法國人。
拿破崙在埃爾福特要和亞歷山大達到兩個目的:他要求亞歷山大在對奧作戰的條約上簽字;他要求沙皇的軍隊入侵奧斯曼帝國,攻佔君士坦丁堡;並東進挑戰英屬印度和英國的國際商業地盤。拿破崙則承諾沙皇可以佔領奧斯曼帝國的兩個省,即摩爾達維亞和瓦萊西亞,並將芬蘭和瑞典劃為俄國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