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BOT模式(第1/2 頁)
電力系統不是國家壟斷的麼?怎麼私人還能建電站?這實際上是一種誤解,國家壟斷的是電網,輸送、銷售環節歸國家所有,生產環節,也就是發電站還真可以採取其它所有模式。
可以參考兩個案例,漢能集團創始人李河君能在2014年和2015年蟬聯大陸首富寶座,憑藉的就是他在金沙江流域建成的金安橋水電站。
金安橋水力發電站總耗資二百六十億,總裝機300萬千瓦,該電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私營水電站,其裝機規模比中國葛洲壩水電站大10,比當年象徵美國實力的美國胡佛大壩大30。
建成後光靠出售電力就能帶來上千萬的現金收入,每年盈利三十五個億。
還有山東最大的民營企業魏橋創業集團,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鋁電企業,憑藉其擁有的646萬噸合規電解鋁產能被人們稱之為世界鋁王。
眾所周知,鋁業是高耗電產業,魏橋集團為了解決用電問題,乾脆就自建電廠。
還有後世比特幣價格暴漲的時候,好多老闆都去西南地區,租下小水電來挖礦,而這些小水電很多都是私人的。
李耒的話把邢書望嚇了一跳,我原本以為你想讓我給供電局下命令,沒想到你還打算自建發電站,“這事有些不好辦吧?”
“去年政務院提交的《關於積極發展小水電建設中國式農村電氣化試點縣的報告》裡面提到,在國家興辦大中型電力建設的同時,應當在那些水資源較好的地方,提倡以地方和群眾自力更生為主,積極發展小水電建設!”
李耒開始複述相關政策,“政務院強調,發展小水電要堅持自建、自管、自用三個原則,其中自建是指農村小水電建設所需要的資金,主要靠地方、社隊自籌、農民集資和勞務投資來解決。”
“我也是農民,我想辦法籌錢建水電站完全合乎政策麼!”李耒一攤手。
自管和自用就更簡單了,大概就是誰建設誰管理,誰用電,不應該以向國家電網出售電力盈利為目的,這對其它投資者來說很不利,李耒卻無所謂,因為他建電廠的目的就是給自家工廠供電。
“你那是農民,你的戶口早就遷到城裡了,你現在是吃商品糧的人!”邢書望伸出手指點了點他。
李耒現在雖然不在公家單位工作了,但他不是被開除,而是停薪留職,依舊屬於城市戶口。
“這好辦,我把戶口遷回到村裡就行了!”現在村裡的人是想方設法把戶口遷到城裡,李耒倒好,直接反過來了。
“莫亂說,把戶口遷回村裡容易,再想遷出來就難了!”邢書望還以為他是賭氣。
“還是繼續說電站的事情,這份報告我也看過,確實可以採取農民集資和自籌資金的方式建設小水電,但是你一個人出錢,似乎算不上集資吧?”邢書望有點茫然,這種事情全國都沒有先例吧?
“要集資也好辦,我讓我爸、我叔、我哥他們都出錢總行了吧?”大不了集資的錢我借給他們好了,
“你知道建設一個小水電要多少錢麼?”邢書望氣笑了,“就你開養殖場賺的萬把塊錢差遠了!”
“我錢不夠,但是我能籌到錢啊!”靠養殖場的錢肯定不夠,但是我還有在期貨市場上的斬獲啊,算上在美國芝加哥炒大豆的斬獲,李耒在糧油期貨上的收益已經超過了千萬,建設一座小水電綽綽有餘。
前年動工的四川涼灘水電站,總容量7000千瓦,工程總投資1487.6萬元,李耒要建設的水電站規模沒這麼大,投資額肯定更少。
“真能籌到錢?”邢書望稍微回憶了下,“柳樹鄉那邊確實有適合建水電站的地方,我記得縣水利局也去考察過,出過建設水電站的檔案報告,想要建成,起碼得幾百萬,這可不是個小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