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第1/3 頁)
次日早朝,陳凝之出班道:&ldo;啟稟皇上,微臣要獻寶於聖上!&rdo;
朱元璋有了興趣:&ldo;什麼寶物,呈上來給朕看看!&rdo;
陳凝之將望遠鏡呈上去,詳細說了使用之法。朱元璋看了一眼,憑他的精明,立刻想到了此物的用處:&ldo;好,好,好!&rdo;朱元璋連說了三個好字,吩咐陳凝之道:&ldo;你趕緊命人再造出一批來,不管代價幾何,朕都要你速速辦來。呵呵,我大明軍中若是裝備了此等寶物,何異於增加了千軍萬馬!&rdo;
黃子澄出班說道:&ldo;陳駙馬獻此寶物,實在是我大明之福。微臣還有一事,不知陳駙馬對胡惟庸一案可有了動作了嗎?&rdo;
陳凝之心道這會兒大家都正在興頭上,你這傢伙沒事提這茬兒幹啥呀!陳凝之正想著怎麼回答他,朱元璋已經發話了:&ldo;陳凝之辦事得力,已經於昨日下午審理清楚了。胡惟庸對自己謀反一事供認不諱,還供出了許多參與謀反的同黨,朕現在看到有這麼多人都是胡黨,很是後怕呀!&rdo;
陳凝之心道我沒從胡惟庸那裡拿到任何有價值的東西呀,什麼時候供認不諱了呢?沒想到朱元璋命李公公拿出了一大疊案宗,李公公說道:&ldo;這些都是老奴昨日陪同陳駙馬審理胡惟庸的結果,此案牽連甚廣,人數多達上百人,朝中大臣多有參與者,目前都已經被控制。聖上?&rdo;
朱元璋點頭道:&ldo;嗯,這次事情,陳凝之辦得很好,雷厲風行,不等打草驚蛇就已經連夜將諸多叛黨逆臣抓了起來,朕能有如此股肱之臣,很是欣慰!李清,讀下聖旨吧!&rdo;
陳凝之終於又一次後知後覺地知道了這次自己又是一件武器,被朱元璋再一次利用了。所謂的昨日李公公陪同審理胡惟庸都只是個掩人耳目的藉口罷了,這些案宗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的。自己昨夜摟著常婉瑩睡了一覺,今天就有這麼一大件功勞落在身上,也不知是福還是禍?陳凝之嘴裡苦澀,卻是不能說什麼。說出來,有沒有人相信不說,估計一頓毒打免不了了。
李公公高聲宣讀著聖旨:&ldo;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聞,自古三公論道,六卿分職。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多有小人專權亂政。我朝罷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事務,彼此頡頏,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以後嗣君並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設立者,文武群臣即時劾奏,處以重刑。&rdo;
這就是明確廢除了延續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了,胡惟庸有幸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宰相,青史留名,只是不知是好名還是惡名?
朱元璋將陳凝之&ldo;審理&rdo;的案宗公佈於眾,稱之曰《昭示奸黨錄》,除掉所謂的謀反奸黨多達一萬多人,這些都是後話了。
陳凝之渾渾噩噩地走出奉天殿,隨聲附和著一旁連聲恭喜他的朝中大臣們,心裡面很亂很亂。朱元璋如此行徑,很是讓人心寒。自己一直以為他想要除去的是胡惟庸,頂多再牽連幾個人,誰料到朱元璋所圖甚大,他要除卻的,是丞相制度!從此朱元璋大權獨攬,成為名副其實的獨裁統治。
&ldo;陳駙馬,胡惟庸在獄中吐血而亡,這是他留給你的。&rdo;劉管事不知道什麼時候走了過來,交給陳凝之一團帶血的白布,看起來是胡惟庸從自己身上扯下來的。
陳凝之接過來開啟一看,大叫一聲扔在地上,沒命地跑回了駙馬府。劉管事低頭一看,那塊布上面用鮮血一絲不苟地寫下了一行大字:&ldo;陳凝之背信棄義,斷子絕孫!&rdo;
第一百三十二章 她們都是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