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第1/2 頁)
按說,三十五歲的皇長子豪格確實最有希望。且不說&ldo;國賴長君&rdo;,且不說豪格從徵多年,戰功赫赫,就憑他手中控制著兩黃旗,別人也無話可說‐‐正黃、鑲黃兩旗為天子親軍,豪格不當天子,誰當天子?
&ldo;國憂&rdo;之日,人心浮動。兩黃旗的大臣:圖爾格、索尼、圖賴、錫翰、鞏阿岱、鰲拜、譚泰、塔瞻等八人,齊集肅王豪格府中,向豪格勸進,就連那個舒爾哈赤的兒子、鄭親王濟爾哈朗,也傾向於豪格。
豪格離帝座只差半步之遙了。
但另有一派人卻對豪格嗤之以鼻,這就是英郡王阿濟格、豫郡王多鐸‐‐皇位本是多爾袞的,皇太極即位已有欺孤奪寡之嫌了,一之為甚,豈可再乎?
英、豫二王手中掌握著兩白旗,若加上多爾袞手中的正藍旗,便不把兩黃旗放在眼中了。
大清門前,又一次劍拔弩張,鼻子尖的人,已經聞到血腥氣了。
四 攝政王爺(10)
這時,那個出身於科爾沁大草原的蒙古格格、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慌了,貴為皇后,卻命中無子,沒有他法,乃召和碩禮親王代善、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碩睿親王多爾袞於後宮會議。
無論用什麼為代價,總要平息紛爭。
當年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鎧甲起兵,弟弟舒爾哈赤是他的追隨者。可舒爾哈赤後來意志不堅,一度要帶領本部人馬自立門戶,被努爾哈赤發現後,他將這個不聽話的弟弟囚禁,但努爾哈赤還是沒有薄待自己的親侄子,後來四大貝勒議政,舒爾哈赤的長子阿敏便是四大貝勒之二,皇太極登極後,削諸貝勒之權,阿敏被科以十六條大罪下獄,但作為長房子孫的皇太極仍沒有虧待二房,於是,身為舒爾哈赤次子的濟爾哈朗,又被封為和碩鄭親王。
濟爾哈朗與多爾袞不和,再說,他已私下和豪格達成了交易:如果豪格得繼大位,他仍可當他的議政王。所以,會議一開始,當孝端太后問及立誰為帝時,濟爾哈朗便積極發言,他望了多爾袞一眼,開口說:
&ldo;有嫡立嫡,無嫡以長,再說,國賴長君。&rdo;
這口氣,有典謨、有訓誥,義正詞嚴,不容置辯‐‐會議才開始,身為家族長者的禮親王代善,就感到頭上的壓力了。
在眾人都在覬覦皇位時,只有代善心如止水,波瀾不驚,因為他已失去爭奪的機會了。努爾哈赤共有十六子,長子褚英早年即被努爾哈赤囚死,代善雖居第二,卻可說是長子,所以,還在努爾哈赤時代,四貝勒當政,五大臣贊襄時,代善便居四貝勒之首。
待努爾哈赤死,代善卻首先提出皇位由皇太極繼承。在眾多的子侄中,十四子多爾袞、五子莽古爾泰、七子阿巴泰及二貝勒阿敏都有條件上,代善不爭,別人就沒法爭,就憑這讓位之功,他最受皇太極尊敬,於是,皇太極即位後的第一道詔書,便是封代善為和碩禮親王。
其實,代善不爭也有他的苦衷,說穿了,他身上曾發生過一些不尷不尬的事。
努爾哈赤的五個后妃中,元妃富察氏歸太祖尚在孝慈高皇后之前,她生下兩子,即長子褚英和五子莽古爾泰,但這個富察氏卻是個極風騷的女人,已為人之母卻極不安份。作為化外蠻夷,滿人本有&ldo;父死,子妻其母&rdo;的習俗‐‐富察氏與比她小几乎二十歲的代善,有些不明不白的關係,可這是在父親還健在時。
據說,她經常趁努爾哈赤不備,深夜去代善府中,還把三包金銀託代善保管。有一回,努爾哈赤舉行慶功宴,眾妃嬪都出來侑酒,富察氏竟打扮得花枝招展,站在代善的身後,不勸別人,單單只把好酒來勸代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