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第1/2 頁)
蕭衍日理萬機,勤於政事,冬天過四更才睡覺,夜深天寒仍然勤撰不已,手都凍裂過;他不但勤政而且愛民,親近侍從,犯過者多被寬恕,每判一死刑,常常難過得掉眼淚;他居小暗室殿,雖然見內宮小臣也像遇見貴賓,即使古之賢君也很少有象他這樣的。
【餓死臺城】關於梁武帝餓死臺城的版本很多,本篇前面一說過一種。這裡還有一種說法。到了梁武帝末年時,爆發了&ldo;侯景之亂&rdo;。侯景本是北朝的大將,因與東魏統治者有矛盾而投降了梁朝。這個人狡詐多變,但梁武帝卻委以重任,派他當南豫州刺史,鎮守壽陽(今安徽壽縣)。後來侯景利用梁朝皇族內部的傾軋,先攻佔了江北重鎮歷陽,然後在梁武帝侄兒蕭正德的接應下過了長江,又順利地渡過了秦淮河,與蕭正德率領的叛軍一道圍攻臺城。據史書記載,臺城開始被圍時,城中有男女10多萬人,由於糧食缺少,死者枕藉。被叛軍攻破時,城裡只剩下2、3千人。梁武帝當時年已86歲,被侯景軟禁於臺城淨居殿,不給生活用品,並且限制他的飲食,不久就憂憤成疾。據說梁武帝在病中因為嘴裡發苦,想吃蜜糖,侯景拒絕供應,蕭衍口喊&ldo;荷荷&rdo;而死,真是慘不忍睹。這就是歷史上傳說的梁武帝餓死臺城的故事。
【昭明太子】蕭統(501‐531年),字德施。武帝長子。天監元年,立為皇太子。中大通三年卒,諡曰昭明,因稱梁昭明太子。中國南朝梁代文學家。梁武帝長子,被立為太子。然英年早逝,未及即位即去世,死後諡昭明,故世稱昭明太子。他編纂了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文總集‐《文選》(人稱《昭明文選》)。很多梁代以前的文學作品賴此得以儲存。有正序十卷、文章英華二十卷、文選三十卷、集二十卷。
南朝的統治階級上層,大多愛好文學,並以此作為門第和身份的一種標誌,因而獎勵提倡,頗多建樹。蕭統就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著《文選》 30卷、蕭統以太子之尊,引納文士,他的門下有許多文人,當時負有重名的劉孝綽、王筠、殷芸洽以及《文心雕龍》的作者劉勰,都曾做過東宮的屬官或為蕭統所賞接,這些文士中極可能有人參加過《文選》的編定。《文選》30卷,共收錄作家130家。從分類的實際情況來看,大致劃分為賦、詩、雜文3大類,又分列賦、詩、騷、七、詔、冊、令、教等38小類。
蕭統自幼就聰慧強記,博學能文,且信佛,曾招聚文學之土,商榷古今文學,編集文選30卷,共收錄作者130位,作品514題。以賦、詩、文分類,稱《昭明文選》,是現存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文集。&ldo;事出於沉思,義歸於翰藻&rdo;,是《文選》入選的標準,對後世影響頗大。唐宋時人科、取士,《文選》乃必讀的書籍。唐初李善對《文選》做了注釋,歷代研究《文選》之風日盛,研究者逐漸形成了&ldo;文學選&rdo;。然原集已有散佚,故後人輯有《昭明太子集》。
昭明太子死後葬健康東北郊,陵號應是安陵。今棲霞鎮新合村獅子沖一對有角石獸位於梁代陵區範圍內,其墓主有可能就是昭明太子蕭統。
【半老少婦】其實梁元帝蕭繹的悲哀,並不在於他的&ldo;一目瞭然&rdo;,而在於他管不住自己的妃子徐昭佩。&ldo;徐娘半老,風韻猶存&rdo;的典故就出在她的身上。
據說,當年在&ldo;素蝶向林飛,紅花逐風散,花蝶俱不息,紅素還相亂。&rdo;(北魏著名文學家溫子升《詠花蝶詩》)的江陵,徐昭佩算得上是一位十分風騷的女人。徐昭佩是蕭繹的偏妃,東海郯人。她是前齊國太尉的孫女,梁朝將軍徐琨的女兒,當蕭繹還在當湘東王時,她嫁給了蕭繹,成為湘東王妃。侯景之亂平定後,蕭繹在江陵即帝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