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這叫不懂材料研究?我們算什麼?(第1/4 頁)
西京交通大學的金屬實驗室,全名是新金屬材料技術實驗室,評級是國家重點,研究方向偏重於稀有金屬。
在金屬材料製造方向上,也就是偏重於透過新增稀有元素的方式,使得金屬材料的效能變得更加卓越。
雖然實驗室的研究方向定的很高階,但絕大部分時候都受限於經費問題,想要做相關領域的研究是很困難。
去年,金屬實驗室申請到了超抗壓合金材料專案,一直到現在有一年半時間,就一直在做這個專案,申請到的經費也達到了材料基金的頂峰--
1200萬。
國家科學基金的材料科學部,每年資助的專案數量控制在二十個之內,而每一個專案申請的預算最高為1500萬。
絕大部分獲得審批的材料專案,資助經費都不會超過1000萬。
所以,能夠申請到1200萬的經費,可以說已經是國家基金專案資助的上限了。
但對比同型別的專案來說,1200萬的經費都可以用可憐來形容,因為材料研究是非常耗費經費的,尤其是金屬材料、合金材料,再牽扯到一些稀有金屬的應用,研究過程中消耗的材料成本,就會是個令人咋舌的數字。
東港大學合金實驗室是同樣的專案,獲得航空集團劃撥經費3700萬之多。
所以類似的專案大部分都是和企業的橫向合作,要麼就是企業內部做研發,高校的材料實驗室申請到專案,想有成果也是非常困難的。
現在新金屬材料實驗室就碰到了問題,連續幾次實驗都沒有進展,而受限於經費的原因,他們沒有辦法持續的做實驗。
整個實驗室都看起來很閒,好多人都感覺無事可做。
同時,有些人也很忙,他們希望能找到問題,以便讓實驗變得更高效,爭取下一次實驗能夠讓研發有進展,而不是一直停滯不前。
萬益明和史桂芳,就是最忙碌的人之二,他們是計算材料科學方向的博士,也都是金屬實驗室的研究員。
萬益明已經有45歲,同時也是西京交通大學的教授,他主要做實驗資料分析工作。
史桂芳則是做資料計算。
在指導實驗方向方面,萬益明肯定是最有發言權的,但同時,他也是最沒有發言權的,因為他所做的資料分析,對實驗幾乎沒有幫助。
有能力,就有發言權。
如果一直以來的工作對實驗沒有幫助,工作就會變得失去意義。
萬益明一直想努力改變這種狀況,但複雜的資料擺在眼前,他用了很多種方法,都沒有辦法得出明確結論,他正在辦公室裡抓著頭皮。
史桂芳接了個電話,“是彭教授?我知道了,這就去”,她放下電話就在急著往外走。
萬益明馬上問道,“是王浩教授來了嗎?”
“對。”
“等等我,一起去!”
萬益明乾脆跟著史桂芳出去了。
他在辦公室裡研究資料也沒有頭緒,同時也知道王浩是彭輝花十萬塊,請來幫忙做資料分析的,心裡也有一種好奇和比較的心思。
資料分析是他的工作。
現在請了個‘外人’來,就等於是否定了他的工作。
雖然工作一直沒什麼進展,‘外人’也不可能影響到他在實驗室的地位,但心裡還是感覺有些不舒服。
王浩已經到校門口了。
他沒有麻煩實驗室派人去接機,就自己找了過來,到了以後才打來電話。
萬益明在校門口見到了王浩,同時也為對方的年輕感到驚訝,他主動伸出手嘆道,“王浩教授,真是年輕啊。”
“我看了你很多報道。你這個年紀就已經完成了這麼多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