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實驗測試,海倫的申請以及武鋼的決定(第1/4 頁)
對武鋼研究院來說,做磁場控制的實驗測試前,首先還是要關注正在進行的實驗。
這個實驗是根據東港大學合金實驗室提供的資料,對於整個製造過程的流程和細節,進行小幅度的修改,並利用模擬和實操同步進行的手段,達到對於修正後結果的預估評測。
最終預估評測的結論,比之前還是有提升的。
丁宗權說了一大堆的資料,最後總結道,“根據這個結果,如果進入到生產線後次品率會降低08~176之間。”
其他人也討論起來。
東港大學合金材料實驗室提供的最新資料方法,讓以雙輥鑄軋技術為基礎,生產出來的超薄鋼材次品率再度下降。
這肯定是提升,只不過是在預料之中。
武鋼研究院和東港大學合金材料實驗室合作的專案,在次品率一項上目標是減少一半以上。
一次實驗資料之減少不到2,進展上可以說是非常的小,從合作專案開始以後,在次品率這一項上,比最開始大概減少了8。
資料還算是可觀,但耗費的經費已經超過三分之一,可以說完全沒有達到預期,甚至相差還有些遠。
這種情況也在正常範圍內。
在材料研究領域上,某個研發專案達不到預期是非常正常的,尤其是在技術改善的研發方面,投資個幾千萬都打水漂,沒有任何成果都很正常。
看次品率一項的資料就能知道,東港大學合金實驗室確實有認真在做專案。
以雙輥鑄軋技術生產出來的超薄鋼材,次品率出現最多的情況就是出現鋼裂紋,鋼裂紋導致的次品,佔到所有次品中90以上。
只要解決了鋼裂紋的問題,其他都可以說是小問題了。
當天的實驗總結會議結束以後,王基銘就宣佈要進行‘雙輥鑄軋技術磁場穩定性對於鋼裂紋的影響’的研究。
這個研究並不是探索性的內容,就只是進行實驗進行測試。
東港大學合金實驗室的專案進度並沒有達到預期,就更讓王基銘想要試試,能找到出現鋼裂紋的根本原因,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否則一點點的做研發,即便是解決了大部分問題,到最後也不知問題是出在哪裡。
雖然測試研究會消耗很多的經費,但如果能找到根本原因,一切就都是值得的。
這個實驗測試並不是進行一、兩次,而是要在各種磁場環境下製造出產品,在研究產品中鋼裂紋出現的機率。
如果後續還要進行測試,甚至要到工廠的生產線上去試試。
實驗測試也不是直接就能進行。
武鋼的雙輥鑄軋技術生產線上的磁場控制裝置,都是由國外公司提供的,是整體式磁極電磁側封裝置。
這種裝置最初就知道存在一些問題。
最大的問題就是電磁感應強度過大,而磁極底部發熱嚴重,同一熔池深度磁場分佈不均。
這也是張工判斷鋼裂紋和磁場控制有關的原因所在。
他們想要進行實驗測試,就需要找一個穩定的磁極控制裝置,對於一般的實驗室來說,這是根本無法做到的要求,但是對於武鋼研究院來說,有充足的研發經費,有實力強勁的研發合作伙伴,根本就不算什麼了。
第二天上午的時候,王基銘聯絡到了強磁場物理研究所,對方說可以提供裝置支援,甚至技術人員支援。
當然,前提是資金到位。
在花費了足以讓人心動的資金後,裝置和人員很快全部到位,甚至直接運來兩套裝置,有專門的人員在操作間進行安裝,他們還準備參與到實驗測試中,服務可以說絕對是一流的。
在王基銘的協調下,武鋼研究院上下都為‘雙輥鑄軋技術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