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第1/2 頁)
第6節:第一章沂水龍吟(3)
這是一個看重知識學問、講求博學廣聞的家族。諸葛家族累世經學,從諸葛亮的父親、叔叔與漢末名士劉表、朝中公卿袁氏的密切關係中可以看出,他們都是名士之流。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自幼刻苦好學,年紀不大時便到京師遊學,學習《詩經》、《尚書》、《左傳》等儒家經典。在這種家庭環境中,諸葛亮也從小就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大約在諸葛亮六歲的時候,他的母親章氏因病去世了。章氏是個知書達理、聰明賢惠的母親,她不但支援長子諸葛瑾到京師洛陽去遊學深造,學習儒家經典,還教諸葛亮認字,對他進行啟蒙教育。母親的去世,使諸葛亮感到失去了一位世界上最親愛最慈祥的啟蒙老師。哥哥諸葛瑾也中斷了遊學生涯回鄉為母親守孝。失去母愛是不幸的,但諸葛亮感到比自己更不幸的是弟弟諸葛均。他那幼小的年紀,正是需要母親愛撫的時候啊!諸葛亮頓時覺得自己長大了許多,他覺得應該以自己的兄長之愛,去減輕弟弟失去母愛的苦痛。不久以後,為了照顧家庭,撫育孤弱,諸葛珪又續弦娶妻,把孩子們的繼母領進了家門。
新來的繼母很愛孩子,諸葛亮兄弟們對繼母也很尊敬。母親的去世,雖使諸葛亮失去了啟蒙老師,但諸葛瑾的還鄉,又使諸葛亮有了可以請教學問的兄長。孝敬、友悌、切磋、求知,一個經過震盪的家庭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與和諧。
然而,好景不長。
諸葛亮八歲那年,父親諸葛珪又因病去世。清人張澍引《諸葛氏譜》說:&ot;玄死時,瑾年十三,亮年八歲。&ot;此說錯誤頗多,疑為&ot;珪死時,瑾年十五,亮年八歲&ot;。封建時代,父親是一家之長,家中的頂樑柱。頂樑柱的崩折,給這個家帶來了很大的變化。長子諸葛瑾已經十五歲,承擔起奉養繼母的義務,八歲的諸葛亮、年幼的弟弟諸葛均以及尚未出嫁的兩個姐姐全部由叔父諸葛玄撫養。
家庭的變化是巨大的,而社會的變化更是驚人。
早在諸葛亮四歲的時候,全國就爆發了黃巾農民大起義,雖然黃巾軍主力很快遭到鎮壓,但黃巾軍餘部堅持鬥爭二十餘年,給東漢朝廷以沉重打擊。
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為了擴大自己的力量,東漢朝廷解除了黨錮。黨錮的解除,給了士大夫集團在政治上發展的機會,他們關心政治、匡時濟世、捨生殉道的精神對社會產生了很大影響。
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漢靈帝為了加強地方政權的力量,平定各地區的反抗,採納了太常劉焉的建議,設立州一級的行政長官州牧,一改郡縣兩級的行政體制。出任州牧者,多為朝廷重臣,掌握州中財、政、軍大權,&ot;州任之重,自此而始&ot;。
東漢朝廷本想透過鎮壓黃巾起義,以加強中央的統治,但當黃巾起義的風暴過後,統治者驚奇地發現,欲恢復原來的秩序已根本不可能了。各地方豪強勢力擁兵自重,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武裝軍閥集團。在中央朝廷,士大夫集團的勢力不斷壯大,成為地方豪強在中央的政治代表。中平六年(189)四月,漢靈帝死,少帝即位。在此期間,外戚何進企圖在士大夫集團的支援下除掉宦官,結果反被宦官所殺。士大夫集團中的實力派袁紹又將宦官斬盡殺絕。隨後地方軍閥董卓進入京城,掌握朝政。關東的實力派又以討伐國賊董卓的名義擴充套件自己勢力。至漢獻帝(189-220年在位)初年,全國各地先後形成了幾個大的武裝割據集團:
公孫度佔據了遼東(今遼寧西部)。
公孫瓚佔據了幽州(今河北北部)。
袁紹佔據了冀、青、並三州(今河北中南部、山東東北部和山西)。
袁術佔據了江淮地區。
曹操佔據了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