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第1/4 頁)
每逢數學考試,孫佳文總是會塗錯答題卡、點錯小數點、看錯題目要求。
要是晚自習的時候偷懶睡覺, 絕對會被班主任抓個正著。
去食堂打飯,每次到她菜就沒了。
……
孫佳文覺得自己好像被詛咒了一樣,厄運纏身。好在厄運雖然作用範圍廣,但強度不夠,她沒有因它而死。
父母對孫佳文的轉變感到不能理解‐‐他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不知道孫佳文就是無法控制各種各樣的事情的發生,比如成績下滑、粗枝大葉。他們一味責怪孫佳文,讓孫佳文感受不到關懷,親情樞紐被迅速地破壞。這也是為什麼孫佳文沒有從未試圖將自己的遭遇告訴他們,也是為什麼後來她能毫不猶豫地拋棄父母、去到現實。
自我即世界,既然世界像在針對自己似的,那說明自己出問題了。
永遠在公交車啟動的下一秒趕到車站,記憶裡畫的輔助線總是消失不見,到畫室之後永遠會丟一個橡皮擦。吃了麻辣燙必定肚子疼,吃了冰棒必定來姨媽,去趟衛生間永遠有人在排隊。
巧合加巧合加巧合,得到的還是巧合。
也許大部分都是自我暗示吧。但連著半年都忘了答題卡的事兒,讓孫佳文覺得自己心理上的問題非常大。
她去看心理醫生,問自己是不是出問題了?醫生看上去很溫柔,對她勸解許多,但轉頭就把諮詢內容複述給了父母。父母罵她疑神疑鬼,罵她不爭氣,讓家門蒙羞。
爭吵的時候,客廳裡的電視正在播放卓別林的喜劇。喜劇大師的每一個動作就包含著快樂的力量,但又跟母親的哭聲卻又無比契合。
孫佳文有一種錯覺,卓別林的內心並不快樂,他只是在照著劇本演戲。
劇本。
戲劇性。
那一刻,孫佳文突然開始懷疑,自己是否只是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參加了真人秀?
楚門的世界、迷失……
所有人聯合起來處心積慮騙自己,自己的每一個表現都是那些人的笑料,正在哭泣的母親也正透過指fèng看著自己偷笑呢。
自己與卓別林的唯一區別,是卓別林知道自己在演戲。
孫佳文看著哭泣的母親,心想:他們只是想看我歇斯底里地對罵,我偏不。
她走上前去,裝出一副楚楚可憐的模樣,拍了拍母親的背說:&ldo;媽媽,我會乖乖的,我再也不胡思亂想了。&rdo;
母親傷心又欣慰,抱住了孫佳文的腦袋,說:&ldo;佳文,你很懂事。&rdo;
從這一天起,孫佳文就變得越來越&ldo;懂事&rdo;。
[4]
中二少女總會覺得自己是最重要的那一個,這司空見慣。
但孫佳文很快就意識到,自己身上沒有可供這麼多人覬覦的東西。更何況,哪怕自己真的身懷異寶,哪怕這麼多人願意陪自己演一場戲,總還有些東西在人力操控之外。
再後來,她們班轉來了一個很可愛的女孩子。女孩子神叨叨的,喜歡怪力亂神的文藝作品。女孩子跟她很合得來,許多觀點都是一致的。
她不確定女孩子是否也是那些人裡的一員,但她觀察了很久,覺得不是。她再一次喜歡上對方,但有了前車之鑑,她並不打算對女孩子表白‐‐為了提防那麼一丁點的可能性,即為了讓自己體會痛苦而拿走所有心愛之物的可能性。
但她慢慢敞開心扉,對女孩子說了自己的擔憂。
&ldo;你說,這世界上的所有東西會不會都是經過安排的?只是為了看所有人走投無路地即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