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第1/3 頁)
a集團軍群(馮&iddot;克萊斯特陸軍元帥)和南方集團軍群(馮&iddot;曼施泰因陸軍元帥),在烏克蘭的陣地一直向東延伸到第聶伯河河曲處。它們立即受到來自基輔地區俄軍強攻的嚴重威脅。為了減輕那些交戰頻繁的部隊難以忍受的壓力和幫助組建預備隊,有人建議撤離克里木半島和第聶伯河突出部,主張打一場激烈的後衛戰。但是希特勒對這些合理的建議,一概加以拒絕。直到一九四四年二月底,這兩個集團軍群才設法守住了從赫爾松延伸到文尼察的這條戰線。從該戰線到普里皮亞特沼澤地之間有一個很深的缺口。在這個缺口裡,德軍佔有了布羅迪、盧茨克和科韋耳等三個孤立的據點。曼施泰因的南方集團軍群左翼部隊有被包圍的危險,這在任何一張每日情況圖上都是一目瞭然的。但是希特勒仍決心讓德軍繼續留在已被切斷退路的克里木附近。他下令要德軍沿整個延伸了的戰線‐‐這時的方向幾乎完全是從東到西‐‐繼續進行抵抗。可是到了三月,不可避免的情況終於發生了:俄軍進攻部隊集中兵力粉碎了曼施泰因業已削弱的師,衝過切爾諾維茨直搗喀爾巴阡山脈。同時,俄軍還從北面突入了摩爾達維亞和比薩拉比亞。
在這種形勢下,希特勒於一九四四年四且二日發布了一項新指令,對未來的作戰如何進行作了指示:&ldo;俄軍在東線南段的攻勢已是強弩之末。他們的兵力已消耗殆盡。永遠阻滯他們前進的時刻已經到來。為此目的,我已命令採取影響深遠的措施。&rdo;這些措施包括留在克里木,以及&ldo;在任何情況下&rdo;都要守住自基什尼奧夫、亞瑟、喀爾巴柱山脈東部山口以東的德涅斯特河起,向北到科洛梅阿、布羅迪和科韋耳為止這條防線。事實上,這時大地化凍,道路開始泥濘‐‐那年開始得相當晚‐‐確實給了德軍一個喘息的機會。基本上沿著規定的路線出現了一條新防線。喀爾巴阡山和黑海之間由南烏克蘭集團軍群(原為a集團軍群)防守,喀爾巴阡山以北由北烏克蘭集團軍群(原為南方集團軍群)防守。在南烏克蘭集團軍群防守的部分地段尚有大量的羅馬尼亞軍隊。馮&iddot;克萊斯特和馮&iddot;曼施泰因兩位陸軍元帥均為希特勒所討厭,因為他們都有自己的獨立見解。這時他們被免去了職務。舍爾納將軍接任南烏克蘭集團軍群的指揮,莫德爾陸軍元帥特地從北方集團軍群被調來接任北烏克蘭集團軍群的指揮。希特勒的指令雖然沒有公開承認,卻表明一九四三年‐‐一九四四年冬季交戰的後果:俄軍衝破了列寧格勒的包圍圈,收復了烏克蘭,推進到在羅馬尼亞北部出入巴爾幹的大門和在加利西亞東部出入中歐的大門。希特勒固執地拒絕及時撤離克里木,但他無法阻止俄軍收復它。塞瓦斯托波爾失守後,在奇爾索涅謝半島的最後一批德國守軍也於一九四四年五月十一日為俄軍所擊敗。
與這個冬季在東線的南段和北段的決戰相比,中段的戰役並無任何重大意義。經過一系列防禦戰,中央集團軍群(佈施陸軍元帥)設法保住了一九四三年秋季該集團軍群退到&ldo;豹子&rdo;防線後佔領的陣地。它據守著第聶伯河東岸斯塔裡-比紹夫和奧爾沙之間的防線,多次挫敗了俄軍奪取第聶伯河和德維納河之間這一狹長地區的企圖,並在維切布斯克前方進行的激戰中,在奧爾沙保衛補給線的戰鬥中都阻住了俄軍。這個向東鼓起的突出部的北側,在波洛茨克附近受到了威脅,其南側也受到了威脅,也許還比北側大。由於南方集團軍群的撤走,在一九四四年初就感到有必要在普里皮亞特沼澤地建立一條部署少量兵力的翼側防線。當俄軍向科韋耳的進軍威脅到中央集團軍群經由佈列斯特的後方交通線時,該集團軍群司令當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