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第1/3 頁)
那陣子正流行兩岸間學術交流團活動,各類教授或學生團體來來往往於兩岸間。據說許多教授或同學到了大陸後,對大陸大學生總是清早起來在校園內讀英文的舉動大為震撼,回到臺灣後當做異聞開始大肆宣傳,通常都是在寒暑假後剛開學時,聽得大家直感到慚愧,立志發奮了好幾天。
再來說說社團吧!社團在臺灣的大學裡算是相當興盛。主要還是可以分為幾個大類:學術性,服務性,宗教性,興趣愛好性等。學術性的定義很簡單,比如說國學研究社、英日文社、天文社之類的,以研究為主,但通常又不會太嚴肅。服務性社團如兒童課輔社、法律服務社等,都是一些比較有愛心的同學在參加,幾乎以女生居多,但同時也吸引著一些別有用心的男同學加入。宗教性社團通常是比較神秘的,可能都是外面的教會或者各種宗教團體在校內成立的社團,通常這類社團都負有傳教的使命,但大部分同學對這些社團的成員也常敬而遠之,因為一聊一定是沒完沒了。東吳大學跟基督教稍有淵源,後者校內還有一間教堂,所以基督教社團在這裡面還算吃得開。興趣愛好性社團,幾乎都是一堆各個領域的怪人撐起的,常見的有電影社、登山社、武術社、動漫社等,不過這類社團幾乎也都流於聯誼性質。
當然還有一些比較不知所云的社團,比如說什麼&ldo;看海社&rdo;,就是結伴去看海。&ldo;大冒險社&rdo;,嗯……這群人臉皮又厚又愛玩。當然也有些地下社團平常不曝光,但登記有案,如&ldo;彩虹社&rdo;,就是同志社團,採取邀請制等。
一般大學裡的社團幾乎都有一百個以上,只要找得到一定人數聯署申請,學校幾乎都會透過。透過後每學期都會撥經費下來供社團運作,也會給一個社團辦公的區域,因此會看到許多同學中午吃飯都是跑到社團辦公室去吃的,其實就是邊吃邊聊天,還有電視、電玩可以用。但常常也不乏社團招不到人而倒社的例子,這個時候對社長也有些懲罰啦!
我參加的社團也很另類,是個過去常在搞&ldo;運動&rdo;的社團,裡面的人學的不是社會學就是經濟學,一天到晚在那邊研究&ldo;左派思潮&rdo;,說話三句不離哈伯馬斯或葛蘭西、馬庫色等。反正我參加這個社團也不是真的那麼愛這些東西,只是覺得好玩又熱血而已。當然,作為當時快過氣的左派學運社團,去參加幾次街頭運動是必要的,因此,除了在學校搞些串聯之外,我也跟著去參加了好幾次如勞工秋鬥、反對高學費等街頭運動,只是跟以前的學運比起來喔,簡直就像小孩子在辦家家酒!只能說,社會越來越開放,越來越不知道該反對些什麼,導致憤青們很失落。
後來,這個曾經輝煌過的傳奇性社團就倒了。
至於所謂的愛情學分,上大學交男女朋友那是一定的。班上幹部也會提供很多機會給大家認識異性朋友,比如跟其他系辦聯誼,通常是理工科男生多的班跟文科女生多的班合辦。要不然就是跟別的班一起抽學伴,即抽一個異性的別系同學做朋友,以及類似的活動。但通常,無知的大一女孩都是被看起來成熟的學長給追走。留下同班的男生遺憾不已,然後過了一年自己升級後,再惡性迴圈一次。
臺灣的大學生幾乎都會騎摩托車,而摩托車除了當交通工具外,通常還具有送貨、交友等功能。所以同學們也常會辦摩托車聯誼活動,找一些女同學出來一起去郊外玩。這時就要抽鑰匙啦!男同學把自己的車鑰匙都丟在一個安全帽裡讓女同學來抽,來決定誰載誰。這個過程可真是殘酷呀!要是自己的鑰匙被漂亮的女生抽到,那簡直整天都會心花怒放,騎著騎著都好像要飄起來一樣,然後在騎車過程中還會故意踩幾次剎車,讓女生的胸部靠上來,或者故意開快一點兒,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