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第1/3 頁)
[1]閩南語,意為低劣手段。
2003
&ldo;sars&rdo;讓全臺恐慌
2003年sars時,本來大家也不當一回事,甚至有些人還落井下石地嘲笑大陸。一開始,臺灣相關單位防疫還算有效,sars在臺灣沒有傳開來,就連陳水扁都見獵心喜地說出&ldo;臺灣完全沒有感染到sars&rdo;。沒想到,就在一片安逸下,sars突然在臺灣爆發開來,大家頓時不知所措,引起一陣恐慌。在這一段時間裡,倒是也可以看到許多奇奇怪怪的社會現象。
當時,當局在最初的幾個星期只以&ldo;三零&rdo;(零死亡、零輸出、零社群感染)而竊喜,卻未能在這黃金時段裡,好好獲取香港、越南、新加坡的防疫經驗。結果才沒過幾天,臺北市的和平醫院傳出院內感染,出現了幾個sars病人,紙包不住火,才匆促封院。這一封院,事前也沒通知,又把一些放假中的人員通通招回,事情來得太突然,結果當時院內簡直是哀號遍野。當然啦,誰都不想這樣突然被關在裡面嘛,所以,當場也出現許多封鎖區內的人一直想要往外逃的情況發生。
從和平醫院爆發院內感染之後,臺灣的防疫網就好像突然破功一樣,病情蔓延開來。當局對相關的配套措施毫無章序,推諉責任罔顧民眾安全。對於臺商回臺,當局也始終拿不出明確的辦法,導致臺商回臺後引起家人的恐慌與困擾,居家隔離的漏洞導致不少家人失和與鄰居相罵。因為大家都對sars不瞭解,又可以看到電視上地方首長帶頭拒收轉院病患,高喊著&ldo;拒絕sars,原車遣返&rdo;的口號,還互相攜手擺出勝利手勢的怪現象。
過了幾天後,和平醫院裡的人也都接受這個事實了,乖乖地待在院裡。倒是醫院外出現了很多的聲援團體,說是要去給他們加油打氣,所以每天都可以看到一堆社會團體在封鎖線外拿著擴音器大喊加油,要不就是基督教團體在外面大唱詩歌或大聲禱告,又或者是一群和尚坐在外面拿著麥克風念經消災解厄……
臺灣的許多人有一種奇怪的就醫習慣,不管大病小病,反正就是往大醫院跑,甲醫院看了不滿意,又往乙醫院再看一次,反正健保便宜。也許就是這個原因,疑似sars的病患到處亂跑,又開始往南蔓延,一發不可收拾,全臺頓時陷入恐慌之中。
這一陣子在捷運或公車裡注意到的是,乘客明顯減少,戴口罩的明顯增加,而每個人的臉色似乎也都比往常凝重。車上有人咳嗽一聲,大家都心頭一驚,一陣尷尬。要是再多咳幾聲,簡直就是避之唯恐不及,還不到站就要求司機開門下車了。公交車也不開空調,全部開窗通風,這樣居然還收空調車的票價。街上也空蕩蕩的,簡直就是百業蕭條。不過,這陣子美女也變多了,大概是大家都戴著口罩,只能看到眼睛的緣故。
當時也讓大家認識了耳溫槍這種東西。原本這種東西在臺灣都是公司拿來送員工的福利品,一般沒人需要,沒想到突然賣到缺貨,大家搶著要。另一個是醫療專用的n95口罩,全臺大搶購造成缺貨,到最後連一般口罩也大熱銷。電視新聞天天都在播口罩的訊息,尤其又以臺灣媒體這種專挑無聊事來播報的習慣,民眾就會看到一則莫名其妙的新聞一報再報:某個鄉下地方,因為買不到口罩,所以鄉民用胸罩來自製口罩。記者訪問了一個年輕人:&ldo;戴起來舒不舒服?&rdo;&ldo;嗯,有媽媽的味道。&rdo;被採訪的少年用陶醉的表情回答記者。
另一個在sars期間影響重大的就是全臺的部隊都暫停休假,就連休假中的也被招回。這對把放假當做性命的阿兵哥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就這樣,短則一個月,長則兩個月,沒有人知道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