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九 構造(第1/2 頁)
有了神識的支援,煉器師的提純步驟自然能夠做到完美無瑕,達到沒有任何雜質的程度。
到這一步其實僅僅是個開始罷了,就相當於鍊鋼製造出了一塊鑄鋼件,然後還要各種加工,把它變成有用的元件,當然這東西比鑄鋼要複雜得多。
單晶矽拉成矽棒後,還要切成一片片零點幾毫米的薄片,具體的厚度根據矽棒的尺寸有所不同,矽棒的直徑越大,厚度也就越大,然後是使用光刻機,透過旋塗光刻膠,再用曝光,刻蝕,等離子噴濺等一系列工序,把高純度的矽晶圓,變成一片片矽晶片。
靈玉的基材也是如此,高純度單晶矽提純以後,還要在裡面刻畫符文,才能成為玉簡。
不過楊青需要的就只是基材,而不是玉簡,所以藍星上的矽晶圓哪怕純度不夠,也算是勉強能用,這也是楊青所能想到的而且還能買到的,兩個世界都相關聯的材料了。
也幸虧他買的不是十二英寸以上的大晶圓,這東西幾個晶片代工廠都分不過來,他只能透過小嬡,在網上訂購了十片六英寸的電子級矽晶圓,這東西國內已經量產,比起大尺寸晶圓,它不管是純淨度還是可分割晶片的數量,都遠遠不如,因此在代工廠的競爭上沒有任何價效比可言。
不過用來製造一些對製程不敏感的晶片或是模擬晶片,還能憑藉著低價的優勢,在低端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這也是楊青能買到的原因。
可是由於矽晶圓很薄,薄到甚至沒有一毫米厚,也就意味著楊青根本不能以普通的方式,例如像他在洪荒的時候,直接用刻刀在上面刻畫符文,很可能刀一下去,整個晶圓就直接碎掉了。
所以要想加工這幾片晶圓,最好還需要光刻機這一套晶片加工裝置,不過符文除了對符文的完整性有比較高的要求之外,對於空間距離並不敏感,上個世紀的十微米級別的光刻機,就可以滿足要求了。
不過若只是實驗的話,完全不用這麼麻煩,拿銅線,彎成符文的線條,再用焊錫焊接在一起,就成了一個基礎符文。
轉換靈陣的最簡搭建方式是六個符文,而且還是平面符陣,這也是當初在洪荒最簡陋的環境裡,楊青能夠得到足夠令其修煉的原因。
這個符陣對於基材的要求真的不高,尤其是在他只需要解決能不能做到的情況下,楊青索性決定,把銅製的符文用膠水粘在晶圓上面,一上一下,兩面晶圓把符陣整體覆蓋住,就做成了一個完整的符陣,就跟當初他在洪荒所做的一樣。
當然由於銅線的電阻極低,這麼直接連通電源的話,恐怕還沒等電流轉換成靈氣,就會發生短路,所以還要加上一個滑動變阻器,用來調整電流,那時候可沒有這樣精緻,只能因陋就簡,不過現在這些元器件,都已經是標準件了,完全取之不盡,隨手就能買到,自然要做得漂亮一點。
在大腦裡把實驗設計的步驟想個清楚,也早就到了午飯時間,過大的消耗讓他有點血糖過低的暈眩,於是下意識地吩咐小嬡,給他點外賣。
這時候,他才想起,外面還有兩個自己的員工,也沒有吃飯呢,儘管在簽訂合同的時候並沒有提及午飯的事情,可作為一個還算有良心並且有錢的老闆,他還是決定免費給她們提供午飯。
輕輕敲擊一下桌面,耳邊傳來小嬡的聲音。
“主人,有事嗎?”
“你通知一下外面,讓她們自己點外賣,一百元以下,公司報銷。”
“好的,主人。”
說罷,小嬡的聲音就從耳邊消失,外面兩個人的電腦上,同時開啟兩個小視窗,並且發出類似企鵝發出訊息時候的咳嗽聲。
當然這並不是企鵝,而是小嬡為公司內部交流而編寫的一款即時通訊軟體,只有幾兆大小,卻可以完美的相容電腦和手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