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第1/3 頁)
買回來以後,我就逐漸研究它。先知道它是掛屏,後來知道它裡面是鈞瓷,知道鈞瓷在中國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將來講瓷器的時候,我會詳細講到。我一開始誤認為這個掛屏很老,因為鈞瓷都是宋元時期的產物,我就以為整個掛屏都是宋元時期製作的。後來才知道是民國時配的框。由於當時河南禹縣鈞窯窯址被發現,鈞瓷殘片出土後,非常值錢,所以專門拿出來,鑲製成掛屏。
透過這套掛屏,我增長了很多知識。它是使我真正走向收藏之路的一個重要物件,至今還掛在觀復博物館,觀眾可以隨時去看。
【屏芯的裝飾】
古代對屏芯的處理特別重視。最早的屏風可能不考慮屏芯裝飾,能夠擋風就可以了。至於上面畫什麼,對於我們來說都不重要。隨著社會進步,人們才開始逐漸改善屏芯。當時有很多裝飾手段。比如用漆。中國是最早使用漆的國家之一,大約七千年以前,我們就開始使用漆了。再後來有雲母、螺鈿、琉璃,等等,所有可以用於裝飾的東西,都用到屏風上。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裡的屏風都非常富麗堂皇,說起來,它是有本可依,還就不是隨便憑空想像。當時唐代喜歡用大量的反光物做裝飾,比如雲母、琉璃、貝殼等等。凡是反光的東西,唐代人都比較感興趣,覺得富麗堂皇。我們後來也是這樣,鑲牙都得是金牙,顯得有錢。
宋朝人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有一段記載。三國時有個著名畫家叫曹不興,受命給孫權畫屏風。畫的時候一不小心,甩出一個墨點,正甩在屏風上。曹不興就順勢把它改成一隻蒼蠅。後來孫權一看,這扇屏風畫得好,就是落了一隻蒼蠅。於是他用手去彈,結果沒彈中。仔細一看,竟是畫的!
【奢侈品‐屏風】
中國封建社會幾個生活非常富足的時期,都導致窮奢極欲。比如漢代和唐代都奉行厚葬。屏風當時屬於典型的奢侈品。西漢時期的《鹽鐵論》說:&ldo;一杯用百人之力,一屏風就萬人之功,其為害亦多矣。&rdo;&ldo;杯&rdo;就是漆器做的杯子。做一個漆杯子,要用百人之力;做一件屏風,要費萬人之功。西漢是一個非常奢華的時期,這段話雖有誇張的成分,但也反映了屏風的材料、用工,都非常奢侈。曹操生活的年代也是屏風盛行之時,那麼曹操是否追求華麗的屏風呢?據《三國志》記載,曹操&ldo;雅性節儉,不好華麗……帷帳屏風,壞則補納&rdo;。這段話常被忽略,但對我們研究傢俱非常重要。曹操是個節儉的人,不追求華麗,屏風綾子壞了,補一補接著用。這是他提倡的一種節儉的生活方式。肯定不是曹操補,是他讓別人補,曹操拿一支針,我覺得也挺滑稽。
【詩詞裡的屏風】
唐詩宋詞裡描寫屏風的例子非常多,比如唐代杜牧有詩《秋夕》:&ldo;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rdo;&ldo;銀燭秋光冷畫屏&rdo;,詩境很清楚,把屏風搬到院子裡了。古人在秋天的傍晚,把榻搬到院子裡,上面擱一屏風,屏風上還有畫,非常浪漫。後來很多學者都說:我們要是有那樣的生活就好了。其實我們今天也可以有那樣的生活,可一到外邊乘涼,就被蚊子叮的都是包。
【紫檀屏風】
由於知道屏風在中國傢俱中的重要地位,所以我多次為尋找屏風而下鄉。前幾年,我聽說河北有一件非常重要的紫檀屏風。領我去看的那個人說,比我以前看到的所有屏風都好。這句話讓我很動心,我們就開著車去看。我到了一看,這件屏風尺寸很大,六片一組,裝在大箱子裡,箱子用大粗鐵鏈子捆著,鐵鏈子還上著鎖。人家告訴我,鐵鏈子不是今天捆的,在歷史上就一直這麼捆著。然後我們把箱子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