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第1/2 頁)
&ldo;應該找林&tis;&tis;&tis;反映情況,爭取他的支援。&rdo;
……譚震林的這些話,得到了老同志的贊同。他們的感受和認識是一致的。這為他們在懷仁堂的抗爭,作了準備。因此,李富春的家,被誣為&ldo;二月逆流的黑據點&rdo;。
緊接著,發生了漁輪停港的事件,使譚震林和&ldo;中央文革&rdo;的鬥爭表面化了。漁輪停港,是因為&ldo;文化大革命&rdo;運動的興起,各漁場都搞起了&ldo;四大&rdo;,在公海上捕魚的船隊也要如法炮製。水產部的同志深知,一旦在公海上搞起&ldo;四大&rdo;,後果實難預料。每條船上都有槍枝彈藥,如果打起派仗,出了亂子,那將是國際影響。但是,誰也不敢作出漁輪上不搞&ldo;文化大革命&rdo;的決定。
問題擺在了譚震林的面前,他和有關方面的領導同志研究,決定用水產部的名義給各漁業公司發電報。命令出海歸來的船隊,停港一週,集中時間搞運動,然後再出海。他請示了總理,總理也明確表示:船上的槍枝彈藥,應該全部移交給海軍;可以暫停港一週搞運動;還是要堅持抓革命、促生產。
就這樣一件事,在當時,搞得很熱鬧。造反派反覆追問,此決定是誰作出的。有關工作人員說,是經周總理、&ldo;中央文革&rdo;同意的。他們問&ldo;中央文革&rdo;,&ldo;中央文革&rdo;的人說不知道。於是,他們就貼出大字報,說&ldo;譚震林破壞漁業生產,罪責難逃&rdo;!
譚震林本來是反對全國動亂,要抓緊生產的,反被別人扣上一頂破壞生產的帽子,他很是惱火,給江青、陳伯達寫了一封信,痛斥他們對自己的汙衊。
恰巧,陳伯達打電話來,責問此事:&ldo;這樣大的事情,你為什麼不同中央文革商量?致使政治上、軍事上、經濟上造成很大的損失。&rdo;
譚老闆一聽就火了:&ldo;你陳伯達是幹什麼的?管這麼寬!這樣的事,我們完全有權決定,並不是什麼事都必須經過中央文革!&rdo;
陳伯達說:&ldo;現在正在搞運動,你應該知道你們的決定是錯誤的,實際上破壞了抓革命、促生產!&rdo;
&ldo;誰破壞了抓革命、促生產?不就是那麼幾噸魚嗎?有什麼了不起?你們跟造反派怎麼講的?你們是什麼態度?&rdo;
譚震林的嗓門很大,震得電話嗡嗡直響。
陳伯達本想責問譚震林,沒想到碰了個硬釘子。
兩人吵了半個多小時,不歡而散。
掛了電話,譚震林還在氣呼呼地罵這位&ldo;馬列主義理論家&rdo;狗屁不通!
……
&ldo;二月逆流&rdo;的發生,有複雜的政治背景,也有許多偶然因素。&ldo;漁輪停港&rdo;的事件,是偶然而又必然發生的衝突之一。有了前面的懷疑不滿,才會有這件事的正面衝突。有了這次正面衝突,才會有2月16日的&ldo;大鬧懷仁堂&rdo;。這又是一種必然。
譚老闆個子小卻脾氣大,這是戰爭年代大多數人都公認的。
譚震林之所以大鬧懷仁堂,除了當時大的背景和他的覺悟以外,還有一條,就是和他的脾氣有關‐‐
說起他的脾氣,人們對他的評價就大不相同了。原江蘇省省長惠浴宇曾對筆者說:&ldo;老闆的脾氣,發起來你可是吃不消。不過,沒有脾氣的領導者也難說是好的領導者。&rdo;陳毅元帥在一次會議上曾經說過:&ldo;譚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