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4 章 宮廷歲月164(第1/6 頁)
“囑咐意思局試做的‘藕煤’做得了麼?”素娥早起洗漱完畢,坐在梳妝案前時,一面由著殿中侍女苗五娘梳頭,自己也擺弄著一盒香膏,一面問道。如今也漸入寒冬,今年的天氣更比往年清寒,搽香膏防風吹皸了面板是必須的。
苗五娘沒說話,這話問的也不是她。另一旁原本在收拾東西的何小福立刻道:“娘子看重此事,奴婢特意囑咐過的意思局,意思局當時說是容易,但也沒說何時能好不如再等等,今日再無人來說,明日便去意思局問問。”
“此事著緊些”素娥嘆了一口氣,道:“今冬比往年更冷,官家這幾l日也念叨著冬日難過,哪怕是天子腳下,也不知多少窮人家無錢買柴炭過冬,還得受凍。這藕煤若是能及時做成,也是濟民的大好事!至於意思局,到時也能得官家讚賞。”
‘藕煤’其實就是後世的蜂窩摸,是將煤炭與黃泥、木屑、石灰、木炭粉等原材料混合,再用模具做成多孔的、形似蜂窩蓮藕的燃料。相比起純用煤炭,藕煤不僅成本更加低廉,還有燃燒更充分、燃燒時間更久、更清潔等優勢。
更重要的是,此物製作起來不難,古代條件下也很簡單,不會因為處在古代就增加多少成本——實在是透過聰明設計解決大問題的典範。
素娥之前並沒有想起來這個,主要是身在宮廷裡,她從未嚴格意義上缺少過燃料。即使是以前做小宮女的時候,她一則有顧尚功庇護,二則自己也比較有能力,不說別的,至少不至於餓到、冷到自己。
因此,她忽視這些近在眼前、貼近生活的小發明也不奇怪。
最近之所以想起來,一來是郭敞帶她出宮,白龍魚服間見多了民情,就容易想到這些。二來也和郭敞有關,最近郭敞和前朝大臣討論的最多的就是今年是個冷冬,窮苦百姓尤其難過這些讓人發愁的事郭敞很少帶到後宮,但素娥常給他伺候筆墨,該知道的也知道了。
老百姓寒冬難過,雖然歸根到底都是一個‘窮’字,有錢都能解決。但這不是沒錢麼——朝廷不能說沒錢,可花錢的地方也多,要治水、要賑災、要養兵、要興文教、要給皇帝修陵墓、要養那麼多官員、宮廷也是一個開支的大項最終的結果就是,冷冬時候該沒錢還是沒錢。
所以,大家討論來討論去,應對眼下困難的辦法還是那些:平抑燃料價格、增加物資供給、賑濟孤寡之戶等等。
素娥見燃料那麼重要,關鍵是這是保暖所需,思考了幾l天,在供應司送來新炭時忽然就就想到了藕煤。
主要是供應司送來的新炭中不只是燒得最上等的銀骨炭,還有一種香煤餅。這種香煤餅主要成分就是石炭粉末(石炭就是煤炭),另外加了些香料、梨汁等,再用模具做成了梅花、鳳鳥、獸首之類的的形狀,個頭小巧,是專在香爐或者手爐中燒的。
這說來也不是新鮮東西了,晉代就有,唐代得到了發揚,此時更是極為成熟。不過這極大地啟發了素娥,讓她聯想到了藕煤
。
藕煤的思路和這種香煤餅是一脈相承的,只不過出發點完全不同。香煤餅是將石炭這種此時的廉價燃料做的很貴,專供有錢人使用。藕煤則是勞動人民的智慧,透過巧妙的設計,讓更多普通百姓也能用上相對充足的燃料(據說國內最早的藕煤就是民國時期一個伙伕發明出來的)。
對於此時的平民百姓來說,寒冬難過是多方面的,弄出藕煤來解決不了所有問題,更解決不了所有人的問題。但不管怎麼說,能好一些總是好的——而從素娥的角度出發,弄出藕煤固然有同情百姓生活艱難的原因,可最初的那個‘出發點’卻是郭敞。
為了解郭敞之憂。
意思局好歹沒叫玉殿的人去催促才弄出素娥想要的成品,第二日就有意思局的內官親自送來了合用的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