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第1/3 頁)
小周後能瞭解李煜的心事嗎?就聽小周後又問道:&ldo;皇上,如果大唐永遠都不騷擾趙宋,那趙匡胤是否就永遠不會發兵過江?&rdo;
李煜沉默了很久一段時間之後才低低地言道:&ldo;朕希望如此啊……&rdo;
當夜,李煜在自己的寢殿裡,與小周後顛鸞倒鳳之後,又披衣下床,飽蘸濃墨,填下了一首《烏夜啼》:&ldo;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rdo;
李煜把當時的季節與當時的心緒幾乎是完美地交融在了一起。季節是令人傷感的,心緒是令人傷悲的。小周後看完這首《烏夜啼》後,兩行清淚潸然滑落。莫非,李煜對自己未來的日子已經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不然,《烏夜啼》一詞中又何來的這麼濃重的悲觀?
但林仁肇沒有這麼悲觀,雖然他也知道以南唐現有的實力很難與趙宋抗衡,但他卻始終堅信,只要不坐以待斃,只要以攻為守,那南唐就足以與趙宋周旋。只是苦於手中已無兵權,林仁肇的想法再多,也只能是空想。
不過林仁肇並不死心,他找了一個機會,向李煜提了一個捨己救國的方法。然而,李煜不僅沒有為之所動‐‐更不可能為之所泣‐‐反而拂袖喝道:&ldo;簡直一派胡言!&rdo;
林仁肇該心涼了吧?還沒有。他悟出了李煜懼怕趙宋之心,於是就又找了一個機會向李煜進言道:&ldo;佔據蘇杭一帶的錢鏐,一直與趙宋通好,臣料想,待趙宋發兵過江,錢鏐定會從東邊攻打大唐。請皇上借臣一支兵馬,臣可以據宣歙之地假言叛唐,皇上揚言要討伐於臣,臣就派人向錢鏐求援。臣估計,錢鏐必然傾全國之力東來。這樣,皇上就可趁機發兵一舉奪取蘇杭富饒之地。臣以為,只要大唐滅了錢鏐,奪了蘇杭,趙匡胤就不敢輕易地發兵過江了!&rdo;
客觀地講,林仁肇此計,確是挽救南唐的一條道路。可是,李煜卻質問林仁肇道:&ldo;你前番揚言假裝叛唐,此番又口口聲聲假裝叛唐,莫非你真的有了叛唐之心?&rdo;
林仁肇慌忙表白道:&ldo;臣對皇上對大唐滿腔赤誠,天地可鑑!&rdo;
然而,李煜只是狐疑地盯了林仁肇一眼,又冷哼一聲,便作罷。
這一回,林仁肇心涼了。他滿腔報國之心,卻換來李煜對他的猜忌,他又如何能不心涼?因為心涼,他就開始對南唐的前途悲觀失望了。他曾在一次酒後對他人言道:&ldo;如此下去,大唐將完……&rdo;有誰知,林仁肇的酒話被李煜得知。李煜氣勢洶洶地喝問林仁肇道:&ldo;你憑什麼說朕的大唐將完?&rdo;
林仁肇剛說了句&ldo;臣一時酒後失言&rdo;,李煜就冷冷地打斷道:&ldo;什麼酒後失言?分明是酒後吐真言!你不是說大唐將完嗎?好,朕現在就證明給你看:大唐未完,你林仁肇已經完了!&rdo;
李煜大怒之下便要將林仁肇打入死牢。虧得那小周後得知,百般勸說,李煜才勉強同意暫且饒過林仁肇一回。林仁肇雖然死裡逃生,但早已心灰意冷。
如果說,林仁肇前番大敗宋軍,李煜還只是嫌他多事的話,那麼,自他對李煜提出那兩點建議之後,李煜便對他極度不快又極度不信任了。而正是這種不快和不信任,才給了一直在虎視眈眈的趙普以可趁之機。
趙匡胤問趙普道:&ldo;愛卿何時可取林仁肇的性命?&rdo;
趙普自信地回道:&ldo;現在是春暮,到夏初之時,那林仁肇就會命喪江寧!&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