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第1/3 頁)
隨著阿爾韋羅尼下臺之後出現的這種平靜,主要取決於法英兩國首相的特點和政策。他們希望能出現一種全面和平。對於法國攝政者的政策和希望和平的理由前面已經作了表述。在上述理由的激勵下和為消除英國可能進行意外的攻擊,迪布瓦除了為英國取得了《烏得勒支和約》給予它的貿易好處外,還使西班牙向英國做出了更大的讓步,同意它每年派一艘船到西印度群島從事貿易。據說這艘船在錨泊以後,需要持續不斷地依靠其它艦船的供給,以致它所運載的鮮貨到達目的地時,很快都成了陳腐的東西。迪布瓦和攝政奧爾良公爵,在任職8年之後,於1723年下半年相繼去世。這期間,他們完全改變了黎塞留的政策,與英國和奧地利結為聯盟,並且為了他們犧牲了法國的利益。
法國的攝政權和名義上的政府傳給了王室家族的另一名成員,但是真正的統治者是樞機主教弗勒裡,他是當時只有13歲的年輕國王的導師。儘管為取代這位導師做出了許多努力,但是最後的結果卻是1726年不僅給了他首相的權力,還給了他首相的頭銜。這時羅伯特&iddot;沃波爾爵士已經成為英國的首相,從他具有的影響和權力來看,他實際上已完全主宰了這個國家的政策。沃波爾和弗勒裡都非常希望和平,特別是西歐的和平。於是使法國和英國為了和平目的繼續採取一致行動,儘管他們不能完全制止各種抱怨,可幾年來他們卻成功地制止了戰爭的爆發,儘管兩位首相的目的貌似一致,但是,激勵他們的動機卻是截然不同的。沃波爾期望和平,是看到英國王位繼承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看到英國的貿易在和平時期得到了迅速發展,這是過去未曾有過的;還可能是由於他的個性使他容忍不了政府裡出現能與他相匹敵的人,害怕戰爭會在他的周圍產生更強有力的人。弗勒裡認為國內不存在王位繼承問題;而且他的權力相當可靠,但是象沃波爾一樣,他也希望國家在和平時期得到迅速發展,並且因為他年事已高,自然喜歡寧靜,懼怕戰爭。他上任時就已73歲,去世交出權力時已90高齡,在其不偏不倚的管理下,法國復興了。來來往往的旅遊者可以看到這個國家和人民的面貌發生了變化,不過人們可能會提出質疑,即這種變化是否歸於這個寧靜的老頭所領導的政府,或只歸於法國人民的天賦靈活性,他們既不願被戰爭拖垮,也不願脫離世界其它各國。當時法國官方聲稱,法國的農業尚未恢復。但是,法國海運事業得到了發展,出現了令人驚奇的繁榮興旺,這是確鑿無疑的,其原因主要是路易十四去世後,立即廢除了對貿易的各種限制。當時,西印度群島發展的很快,他們自然要與同他們進行貿易的祖國共同分享這種繁榮。馬提尼克島、瓜德羅普島和路易斯安那的熱帶氣候,和奴隸們的辛勤耕作,這一切都有助於當地的世襲準軍政府獲得良好的成就。當時的法國所有殖民地都建立這種世襲的準軍政府;然而,在氣候寒冷的加拿大卻沒有產生令人滿意的結果。此時,在西印度群島,法國與英國相比佔有絕對優勢,僅半個海地的作用就相當於英國在西印度群島的全部收益,並且法國的咖啡和糖正在把英國擠出歐洲市場。據一些法國歷史學家聲稱,法國在地中海和黎凡特地區的貿易也同樣強於英國。與此同時,法國的東印度公司已開始復興,法國的東印度公司所在地‐‐布列塔尼亞地區的洛里昂很快發展成一個雄偉壯觀的城市,&ldo;洛里昂&rdo;法文的原意就是&ldo;東方&rdo;的意思,其名字道出了它與東方的關係。位於科羅曼德爾海岸的本地治裡,和位於恆河上的昌德納戈爾,它們是法國在印度的權力機關和貿易中心的所在地,都得到了迅速發展;波旁島(留尼旺島)和弗朗斯島(現在的模里西斯),其位置有利於對印度洋的控制,其中一個已經成為富饒的農業殖民地,另一個已經成為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