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第1/2 頁)
以上兩種記載,雖然記述慈禧的經歷各不相同,有的地方可以說是南轅北轍,但我們不難發現相同之處:
慈禧書&ot;龍虎福壽&ot;四字第一,惠徵是慈禧的父親。
第二,慈禧以秀女的身份入宮。
第三,慈禧入宮之前曾經歷家庭的變故,家境艱難,屢經磨難,備嘗人世艱辛。
我們可以意識到:兩人一致認為惠徵為父、選秀入宮是慈禧的真實經歷。
其二,現代版。
此說影響很大,可以說是瀰漫在慈禧身世上最令人難解的謎團之一,主要根據是百年來流傳於山西長治縣西坡村和上秦村一帶關於慈禧童年的口碑傳說。
根據這個傳說,慈禧不是滿洲人,生父也不是惠徵,她原本是長治縣西坡村漢族農民王增昌之女,名叫王小慊。四歲時,因為家境貧寒,母親又不幸身亡,無奈的父親將她賣給上秦村宋四元家,改名為宋齡娥。小齡娥天資聰慧,嗓音極好,愛唱小曲,被宋家夫婦視為掌上明珠,七歲讀書,九歲會雙手寫字。可是,好景不長,她十一歲時,宋家遭難,無力繼續撫養這個孤女,遂將她轉賣給潞安府知府惠徵家做丫頭。一次洗腳的時候,惠徵夫人富察氏無意中發現齡娥兩腳腳心都有一個瘊子,這成為她命運的轉機:惠徵夫人認為她是富貴之命,將她收為養女,改姓葉赫那拉,更名玉蘭,又請人教她學習滿文、漢文。天性機敏的她不僅學會填詞賦詩,還能通讀史籍。後來參加三年一次的選秀女,被選中入宮,從妃嬪一步步升為皇太后。
第4節:選秀入宮(3)
人們還為這個傳說找到了大量的旁證和物證:
慈禧一直有家鄉情結,愛吃長治的地方食品:黃小米、玉米麵、壺關醋、蘿蔔菜;愛看山西地方戲上黨梆子;愛唱山西民歌等等。這些可以作為旁證。
在西坡村王氏家譜上,有&ot;王小慊後來成為慈禧太后&ot;記錄;西坡村外羊頭山西麓的荒灘上有所謂慈禧生母的墳;上秦村宋家的土炕裡,藏有慈禧給宋家的信等等。這些則成為物證。
但專家學者也對慈禧生於長治的說法提出了一些疑點和不同看法,他們認為,此說太富於傳奇色彩,物證中有許多地方值得推敲:
(1)經考證,這段時間,歷任潞安府的知府共有七個人,但是沒有惠徵。既然惠徵沒有在山西潞安府做過官,那麼慈禧怎會在潞安被賣到惠徵家呢?
(2)王家從乾隆五十九年一直續到現在的家譜,雖然寫著&ot;王小慊後來成為慈禧太后&ot;,但是這份家譜不是原件,而是重新抄寫的,史料價值大打折扣。
(3)1958年西坡村平了許多墳,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時,該村和全國一樣,在&ot;農業學大寨&ot;高潮中也曾到處平墳造地,據&ot;長治說&ot;的說法,&ot;因該墓系慈禧太后生母之墓,得以儲存至今&ot;。這就令人十分疑惑,因為自清末以來,慈禧的名聲極差,僅僅是因為慈禧這一名號,文革時期她母親的墳就應屬&ot;封資修&ot;一類,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年代裡,許多歷史名人的墓被毀被平,怎麼會在西坡村獨留下慈禧生母的墳?
(4)上秦村宋家的土炕裡,藏有慈禧給宋家的書信殘片,據說是慈禧孃家後裔宋六則從當年慈禧所住房屋東面的土炕裡刨出的,這是支援這種說法的一個關鍵證據。可殘片僅有四十五個字,不僅支離破碎,而且關鍵部分的一百餘字是後補上去的。與保留在中國第一檔案館中的慈禧親筆書寫的便條比照,可以確認殘信不是慈禧手書。
顯然,在這些疑點弄清之前,&ot;山西長治說&ot;很難成立。
其三,正史版。
主要見於清史專著中。雖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