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第1/2 頁)
空司重新擬定的呈報總參謀部的報告草稿送到劉亞樓眼前,他一揮大筆,改為:臺灣蔣軍使用u-2飛機入竄大陸,進行高空偵察照相,獲取我重要國防機密,其意義有三:一、曾經停止了一年半之久的內陸縱深偵察已經重新恢復;二、此次u-2由馬祖入陸,飛越我閩浙皖豫陝甘寧七省,在銀川、蘭州、包頭、西安諸地照相後經鄭州、福州返臺。沿線我機多批攔截,均不獲成功。我某部飛行員竭盡全力使飛機升到實用極限,發現u-2還高出5000米以上,無法施行攻擊,敵u-2飛機在內陸深遠腹地逍遙自在地遊歷了一圈,安然返臺,顯示了u-2的極大優越性;三、從u-2飛行達到的終極偵察地區看出,美蔣對我西北原子工業重地及重大設施極度重視。
如何打下滑得像泥鰍一樣的u-2呢?對這個新對手,空軍上下掌握的情況和資料不多,對其結構、效能、飛行特點還知之甚少。當時,空軍的防空裝備,主要有雷達、探照燈、高射炮、殲擊機、地空飛彈。在一個由劉亞樓組織的研討會上,一位參謀不經意地說:看得見的打不響,打得響的夠不著,夠得著的挪不動。
劉亞樓認為這話有點意思,說明這位年輕參謀肯用腦子。不過,他也指出:這話未免過分、絕對了些,1959年4月間,我們三個飛彈營從北京轉到寧夏沙漠打靶,不是挪動了嗎?
在解放軍的防空兵器中,當時只有蘇制薩姆-2飛彈能對付u-2。而能掌握此種尖端武器的,只有區區幾個飛彈營。543部隊在北京&ldo;守株待兔&rdo;幾次未著後,劉亞樓識破了對手的花招。他從那位年輕參謀的話中得到啟發,打破常規,提議選擇新的作戰地點,讓一個營挪動挪動,在u-2經常活動的航路上機動設伏。他別出心裁地稱之為&ldo;飛彈遊擊戰術&rdo;。
選擇突破口
有人不同意這種挪動,理由是543部隊本來就少,調離了一個營,首都的佈防怎麼辦?這種擔憂不是多餘的,首都的天空佈防一旦出事,後果不堪設想。劉亞樓卻定下了部署決心,他說:王英欽被擊落後,敵機不會再光顧北京的。你在北京守株待兔,可兔子學乖了,他不會再往你那個網鑽的,只有把部隊拉出去機動設伏,才能捕捉戰機。樹挪死人挪活,飛彈部隊也得挪活。不要怕影響,敵人來了,打不下來才是最壞的影響。
劉亞樓力陳己見後,得到大多數與會高階將領的贊同。
事關重大,中央軍委經過慎重考慮,批准了空軍這個新穎而大膽的戰術。
拉哪個營出去?突破口選哪裡?
為將者組織戰役,都要選擇突破口,選好能開啟突破口的部隊,往往也就勝券在握了。劉亞樓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通縣一戰揚名的飛彈二營,隨後派負責國土防空的空軍副司令員成鈞打前站選擇&ldo;突破口&rdo;。
對地空飛彈的使用,世界各國固有經驗,都僅限於要地防禦和集團部署,至於指揮地空飛彈部隊機動設伏,不僅沒有例項和經驗,而且在組織鐵路運輸、摩托行軍、選擇配置陣地、戰鬥準備、生活保障諸方面,都會遇到不少困難。因此雖是一個飛彈二營的挪動,上上下下卻為搬家發了愁。薩姆是固定或半固定式的,龐大複雜且笨重的裝置不適合機動行動:一具飛彈發射架淨重11噸,上車下車,吊起放下,何其不易。而一個飛彈發射營有數具這樣的飛彈發射架,而且還有用途各異的天線收發車、指令車、顯示車、坐標車、發射控制車、配電車、電源車、牽引車、天線拖車……這些粗大笨重的傢伙卻都是精密電器,是全營的眼睛、耳朵和心臟。偏偏這些寶貝嬌氣十足,一怕震動顛簸,二怕風吹雨打。長途執行這些家當,談何容易?一個飛彈營車執行軍,按估算需要65節車皮,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