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頁(第1/2 頁)
三日後,李悠返回京中,果然如同他所說的那樣,在聽取了希斯羅對印度的介紹之後,盧象升等人全都大吃一驚,他們卻是很難想像還有這樣的國度存在,最後只能感嘆能夠誕生佛教的民族果然不一般啊。
「盧將軍和五軍都督府的諸位都好好考慮一番該如何攻打天竺吧。」這次俞諮皋和鄭芝龍也進入了五軍都督府中任職,李悠此舉乃是為了擴大水師在大明高層的影響,可以預料的是將來很長一段時間裡,水師的地位都會不斷上升。
而且大明和各藩屬國的練習越來越密切,海外殖民地的規模也是越來越大,現在光依靠禮部已經很難管理這些事務,所以李悠琢磨著正要開設一個新的衙門專門管理這些對外事務,理藩院的名字聽起來似乎不錯,今後禮部就專門負責國內事務好了,這些涉外的事物就交給理藩院掌管好了。
「不過在此之前諸位還得先辦好另外一件事情,讓南方水師派出使者,向交趾索要金蘭灣和海防港等幾處港口,作為我大明海外駐軍以及上傳停泊的海港。」這兩處港口的位置也十分重要,比起馬尼拉和馬六甲來也不遑多讓,所以必須控制在大明的手中,如此方才能夠保證大明到天竺的海路通暢。
第949章 打通海路
「交趾的黎朝乃是我大明的藩屬,朕也不好搶奪他們的土地,所以去告訴黎維祺,只要他將這兩處港口交給大明,大明會重新對他進行冊封,保住他的安全。」黎維祺乃是現任後黎朝的國王,但是自從四十多年前後黎朝大將鄭松擊破北方莫朝,後黎朝重返升龍之後,鄭家就掌握了官吏任免、徵稅、抽丁、治民等權,地位世襲,國王只負責臨朝聽政及接見使節,後世史家以「黎氏為皇,鄭氏執政」來形容此一局面。
可以想像在這樣的情況下,黎維祺的性命等於操在了鄭家的手中,肯定會抓住一切能夠保命的稻草,而要是有了大明皇帝的正是冊封,想必鄭家也不敢輕易處置自己吧?正是如此,李悠才不擔心他不答應。
「陛下,這黎朝如今南北分裂,北方乃是鄭家做主,南方卻是順化的阮家做主,縱然交趾國王答應,鄭家和阮家恐怕也不會同意啊?」盧象升這段時間加強了對南洋局勢的瞭解,對交趾目前的局勢也是知之甚詳,立刻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阮家原本和鄭家一樣是黎朝的重臣,後來因為引起了鄭家的猜忌,所以便自請出鎮順化,經過近百年的經營,已經控制住了交趾的南方,並和鄭家進行了多次交戰,如今雙方正在進行近十年來的第三場大戰。
「這有何難,鄭家和阮家不是在打仗麼?只要賣給他們一些槍炮,料想他們就會立刻答應,如果鄭家不答應就斷了他們的槍炮供應,將該給他們的槍炮賣給阮家,反之亦是如此,他們如今最要緊的事情就是解決這個死對頭,那會在乎一兩處港口的小事;再說了,交趾乃是我大明的藩屬,他們向大明進獻一兩處港口又算得了什麼呢?」解決這樣的事情甚至不用派出兵馬,只需借勢而行,稍微利用如今交趾戰亂不斷的局勢就能想出好辦法來,這種利用當地各勢力的分歧而達成自己想要的目的的手段也是日後西方慣用的伎倆,李悠也覺得這種辦法不錯,以後大明還要多多利用,如果一遇到問題就要動用大量的兵力出征,這就太不划算了,還是這種不見血的辦法好。
「此計甚妙,如此以來無論是黎朝國王還是鄭家、阮家的家主都不敢拒絕大明。」盧象升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忍不住連聲贊道。
不多時,王玄策號從津門南下順利抵達三亞軍港,加入到南方水師的戰鬥序列之中,而從京城派出的使者也跟隨這艘東亞最為強大的戰艦來到了南方水師的軍中。
在熟悉了王玄策號的情況之後,南方水師組織起一支艦隊,借著進行訓練的名義到達了交趾境內,這艘威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