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章 商品房(第1/3 頁)
李麥芒也去看過那個商超,佔地面積很大,足足有一百五十畝。
可能對於二十一世紀的人來說,一百五十畝並不算什麼,很多大型商超、遊樂園、學校之類的建築,輕而易舉的就能超過這個面積。
但在這個年代,這絕對是個大工程,附近依靠著這個工程,很快就形成了個小型的集市。
膽子大的人,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這裡擺攤掙錢。
有工資的人是願意花錢的,這點,從麥芒工廠的工人們身上就能看出來,這工地上的工人也是同樣的。
張愛國最近一直在學習,作為內陸地區,甚至是全國的先行市,他們要走的路是沒有經驗可以借鑑的。
所有的事情都要摸索著來,作為領導層,他們需要引領著工廠來發展,不能總是被工廠推著走。
這點,張愛國也很無奈,他也並不是個懶人,也並不是推崇懶政。
相反,他已經算是非常積極想要改善同市的領導了,從之前總是親自帶隊去參加交流會就能看出來,他是很注重發展的。
可即使這樣,跟麥芒工廠比起來,還是不夠領先。
如果沒有麥芒工廠,他完全可以帶領著市裡按部就班的發展,現在反倒成了被推著走。
現在就只能努力向鵬城和羊城的領導學習,這兩個城市是最先對外開放的一批,所以他們的領導要更加開放些,也更大膽些。
他也大著膽子跟臨近的省簽訂了就業協議,甚至這商超建完之後,這些工程隊還要留在同市,繼續工作。
還是搞基礎建設,他們要在這商超附近蓋房子,樓房,六層的那種。
蓋成之後用來出售,目前同市的房子還是比較緊張的,隨著麥芒工廠的工人越來越多,很多人從偏僻的農村走出來。
這些人平時住在工廠,可是麥芒工廠的宿舍只是用來讓員工住宿的,帶著孩子還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大人只有節假日才能進去。
張愛國跟李麥芒提過分配房子的問題。
這個問題有個關鍵的地方,以前國營企業可以分房子,是因為這地是是國家劃分的,國家,或者是國營企業在上面,建了房子分給工人們。
麥芒工廠作為一個合資企業,沒有劃分的房屋土地,工廠的土地是作為股權投入的那種。
也就是說,越多的非廠房佔地,對於麥芒工廠來說是越吃虧的。
員工分的房子,肯定不能像宿舍一樣是單人房,怎麼也要兩室一廳打底,就像麥芒工廠分給科研人員那樣的宿舍一樣。
最後李麥芒思考再三,出於對國人的瞭解,她覺得還是要有房子的。
工廠不能建,那就買嘛,其實,在這個年代,分房子也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二十一世紀之後,房價一漲再漲,很多人都在說懷念七八十年代,單位給分房子的日子。
首先,這個年代,想要進能分房子的單位,是非常困難的,大部分人都
進不了,而且越往後來,越難進。()
其次,不是你一進單位就能分到房子的,單位的房子就那麼點,每年新增也不多,不是人人都能分到。
?木頭山的作品《八零年代回國建廠》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
要不然他們工廠也不會有那麼多科研人員的家屬,拖家帶口的來廠區生活了,實在是在麥芒工廠他們還有大宿舍可以住,在原來單位都還沒分到房子呢,只能幾家人合租。
國內其實很早就有商品房了,鵬城和羊城近些年也都在陸續修建商品房,目的很簡單,一個是地方上可以掙到錢,另一個就是可以讓更多的人有房子住。
畢竟,等著分房子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去,就算是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