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第1/2 頁)
1克利夫頓?丹尼爾(cliftondaniel)發自大馬士革的報導,《紐約時報》,1946年1月2日和3日。2&ldo;解放者&rdo;(即喬恩?金奇)也《觀察家報》上的文章,1946年1月6日和13日;參閱《世界報》,1946年1月13‐14日。蘇聯政府早在波茨坦會議上就曾提出過列萬特各國的前途問題〔wd李海海軍上將:《我在現場》(fleetadnalwdlenhy:iwasthere),倫敦,高玉茲,1950年版,第464頁,第499頁〕。3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正式記錄》,第1年,第1輯,增編第1號,第82‐83頁:參閱聯合國大會:《正式記錄》,第一屆大會,第1部分,第248頁,第255頁(1946年1月19日)。在巴黎,戴高樂派的《國家報》(pays)評論說:&ldo;多數人認為,至少可以這樣說,蘇聯政策對於這個最近的建議並非是一個毫無關係的陌生人。&rdo;而右翼的《時代報》(epoe)則把這個照會描繪成&ldo;維辛斯基轉移視線手法的最新擴 嫩政府對這個建議並不滿意,在其代表同法國人作了進一步的討論之後,同意法軍將於8月31日之前撤離該國,而一個由三十名法國軍官和三百名技術人員所組成的工作隊將留下來,以監督剩餘物資的撤退,直到12月31日為止。14月17日,作為一個節日,敘利亞全國放假,舉行慶祝,以紀念外國軍隊從本國撤退完畢;但法國人仍十分懷疑大不列顛正在試圖取法國在列萬特各國的地位而代之,並從某些英國商人在那裡的活動中間找到了一113些根據。英國政府拒絕了敘利亞提出的讓一個英國軍事代表團繼續訓練敘利亞2
軍隊的要求,雖然一名福克斯準將後來又擔任了這個有點吃力不討好的任務,1但他留任的時間並不長。
7月2日,中東司令部宣稱,除了一小部分清理未了事務人員在9月30日撤離外,英軍已完成了它在黎巴嫩的撒退工作;在8月31日,法軍方面也作了一個同樣的宣佈,但沒有提到清理未了事務的人員。一位記者寫道:&ldo;法軍的離開已……開始給法國在列萬特的地位帶來了正常的前景。在敘利亞仍然存在著不妥協的激烈的反法情緒;……
但在黎巴嫩,現在法國人再也不令人害怕了,他們又可以獲得人們的羨慕了。&rdo;英國把中東部隊在戰時鋪設的的黎波里‐拉斯‐納庫臘鐵路賣給了1
黎巴嫩政府,賣價是五百萬黎巴嫩鎊,即他們最初要價的十分之一;但是這1裡仍然存在著大得多的、法國政府在黎巴嫩的資產問題。2當黎巴嫩政府在1946年1月要求保管敵產的法國人把那些(義大利的)財產移交給他們時,法國人不但拒絕交付,反而直接移交給了義大利駐耶路撒冷的副領事,另外,法國人還希望在混合法庭中暫時保留法國的地方法官,這都使黎巴嫩政府感到惱火。仍然存在著法國政府在黎巴嫩的財產問題,關於這個問題,黎巴嫩3
外交部長在同一位法國記者談話時曾說,法國應當把拉亞克的機場和一個軍需倉庫移交給我們。另一方面,法國的態度是,任何財產的移交&ldo;必須根據1
協定來辦理,並按照法國議會批准的合理價格付款。……對列萬特各國的委任統治已使法國受到很大損失而深感失望,這足以使我們要求在清理財產對不要再給我們的預算增加葡的負擔&rdo;。2
自從黎巴嫩獲得獨立以來,它的政府已經表示不贊成再舉行領事彌撒,這是幾個世紀以來,馬龍派習以為常地在法國外交官或領事代表出席參加的情況下所舉行的一種彌撒。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