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第1/2 頁)
(一)制訂符合兩國共同戰略利益的協商一致的各種方案;
(二)如果遭受戰爭威脅,立即進行磋商;
(三)雙方應協調其措施,以便任何一方的軍從均能履行條約所規定的義務;
(四)就訓練伊拉克武裝部隊並供應其裝備問題進行磋商;
(五)就聯合空軍訓練演習事宜作出安排。在任何一方面臨戰爭或戰爭的威脅時,伊拉克得請英國派遣必要的各種兵種的武裝部隊進入伊拉克,並須提供一切便利和協助,包括使用伊拉克國內的各項交通路線和工具。英國皇家空軍現役部隊將可繼續自由進入哈巴尼亞和舒艾巴兩個航空基地,直到和平條約已對一切前敵對國生效而盟國武裝部隊亦已從這些國家的領土上撤退時為止;此後,伊拉克也可根據當時出現的情,按照聯合防務部的建議,邀請英國皇家空軍部隊使用這兩個基地。英國將提供技術人員、設施和裝備,以便使這兩個基地,不論戰時或平時,都保持必要的作戰效能水平。伊拉克將繼續從英國臣民中挑選其外國的軍事教練,並派遣其人員到大英國協內的機構接受高階軍事訓練,但如所需要的訓練無法在大英國協內取得時,亦不排斥派遣其人員到其他地方。伊拉克部隊的武裝基本裝備,將繼續採用英國式樣。1930年條約關於允許英國艦隊訪問阿拉伯河的條款仍舊保持。條約有效期是二十年,在十五年以後任何一方可以要求修改條約,這種修改是為了準備繼155 續聯盟和合作。在附加於條約之後的雙方換文中,英國政府承擔提供專家或技術上熟練的官員去幫助伊拉克進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龐大計劃。在簽1一些正在猛烈攻擊英國&ldo;帝國主義&rdo;的年青黨派的若干領導成員,曾經畢業於英國的大學,他們在那裡獲得了在社會經濟問題上的英國左翼的思想;又見喬恩?金奇:&ldo;伊拉克與英國的破裂&rdo;《十九世紀以來》月刊(&ldo;iraqbreakswithbrita&rdo;,eenthcenturyandafter),1943年6月,第307頁;以及《論壇報》(tribune),1948年4月23日,第9頁。
3哈杜裡:《獨立的伊拉克》,第262‐263頁;《埃及金融市場報》,1947年5月29日和6月5日。1947年4月21日《真理報》曾引用人民黨的《祖國報》(al-watan)的話說:&ldo;伊拉克人民不希望承擔義務,同反動的土耳其人勾搭在一起,作從屬於英美帝國主義的利益的奴隸。……伊拉克人民不希望成為一種英國政策的中心,這個政策的目的是迫使伊拉克人置身於
4英國外交部:《大不列顛和伊拉克關於延長有關伊拉克外匯需要的現行協定的換文,巴格達,1947年2月10‐22日》
(ex插nofnotesbeeentheukandiraqncerngtheprolongationofexistgarranntsregardgiraqforeignex插nreirents,bag-dad,10th/22ndfebruary,1947),敕令第7110號(倫敦,英王陛下文書局,1947年版)。
1伊拉克政府(黑格)水利發展委員會:《關於伊拉克諸河流的控制以及其河水利用的報告》(1940年) 字儀式中,貝文說,這個條約&ldo;是一系列新的條約的開端,它鞏固並表達了這個國家和阿拉伯世界的友誼。大不列顛珍視這種友誼,他深信阿拉伯世界也是同樣地尊重它的&rdo;。薩利赫?賈卜爾則因答說:他們正在簽訂一個條約,這個條約表達了他們作為自由來平等的盟國和朋友來生活的共同願望和決心。條約把他們兩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