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頁)
春秋時期,男女之間並無多少繁文縟節,待字閨中的齊文姜可以面對面挑選自己的追求者。在眾多的追求者中,齊文姜看上了鄭國世子姬忽,姬忽高大威武、行端禮正,有如玉樹臨風之華美。妹有意,郎也有心,於是齊、鄭兩國便為這對兒女締結了秦晉之好。
誰知,原本是一樁兩全其美、門當戶對、令人豔羨的美事,鄭國的世子姬忽聽信了讒言,認為自己國小處於弱勢,如果娶了大國的女兒定會受到欺壓,提出了退婚的要求。《左傳·桓公六年》:“齊侯欲以齊文姜妻鄭大子忽,大子忽辭。人問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齊大,非吾耦也。’”成語“齊大非偶”就出自這裡。世上原有這樣的懦夫,只是為難了齊文姜。
“拒婚”,這對齊文姜來說如晴天霹靂。在當時,退婚是當事人莫大的恥辱,如果是男方倒也好說,女方則不得了,等於是讓世人承認你這個女子有不可告人的缺陷,我看不起你了,不要你了。從小以美貌自負的齊文姜,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會被男人拋棄,不免傷情悲春,氣惱不已,日日生悶氣。長久的心情抑鬱,逐漸轉變成為自怨自艾和顧影自憐,齊文姜面容日漸憔悴,終於懨懨成病。齊文姜的心思很快被同父異母的哥哥姜諸兒看到了,於是,歷史上最令人不齒的亂侖一幕就這樣陰差陽錯地開始了。
桃樹英華
姜諸兒與齊文姜從小就在一起遊玩,兄妹情長,兩小無猜,如今倆人雖已長大,但是彼此也不顧忌男女有別,照常往來。姜諸兒知道齊文姜病了,就時常來看望、安慰和照顧;妹妹的婚事遇到麻煩,做哥哥的也感同身受,時日久了,兩人竟由兄妹之情轉變成為兒女私情,從此,兩人瘋狂地相戀。
春秋時代,封建禮儀還沒完全形成,男女之間都很開放,男女關係也十分隨便,只要兩人情願就能相戀,並自然發生男女關係。但是,有血緣關係的兄妹發生兒女私情,還是為禮法和世情所不允許,在道德上也會受到譴責。姜諸兒與齊文姜本是同父異母的兄妹,男貪女愛,不顧廉恥,鬧得沸沸揚揚,做父親的齊僖公知道後非常氣憤,認為這種事傷風敗俗,牲畜不如。然而家醜不可外揚,他只好一面把兒子叫來,痛責兒子;一面採取緊急且堅決的措施,嚴禁姜諸兒再與齊文姜接觸,同時,急急忙忙為齊文姜擇配。
書包 網 87book。com 想看書來
德音VS蕩婦:齊文姜(2)
正在這時,恰好鄰國魯桓公新立,一心想要與大國攀親,以爭取援助,就派遣公子翬赴齊說媒,齊僖公求之不得,立即拍板定吉日。然而父親的果斷決定並沒有熄滅這對兒女孽海情緣,反而讓他們的星星之火再次點燃。
就在齊文姜出嫁的前一晚上,哥哥姜諸兒知道自己的妹妹、自己最愛的情人將要離開自己,傷心憂嘆,嘆之餘寫詩於紙扇上:“桃樹有華,燦燦其霞,當戶不折,飄而為直,吁嗟復吁嗟!”贈給妹妹齊文姜,齊文姜也很快明白哥哥的意思,立即回詩:“桃樹有英,燁燁其靈,今茲不折,證無來者?叮嚀兮復叮嚀!”
情哥哥嘆息如此美麗的妹妹現在就要嫁出去了,就像桃花還沒來得及折一枝就隨風飄落,情妹妹卻大膽鼓勵哥哥沒事,花還沒落,還來得及,以前沒折,現在就折,“今茲不折,證無來者?”於是乎,兄妹越過了親情躍進了愛情的慾海。
第二天,齊文姜就嫁到了魯國。按照當時的習俗,結成親家後,兩家要頻繁來往,以加深感情。但是,齊僖公把齊文姜嫁出後就如潑出去的水,再也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回來,並下令自己的大女兒齊宣姜也不得再回孃家。看來齊僖公是要徹底斬斷女兒與兒子的這段孽緣。
齊文姜嫁給魯桓公,尊為國君夫人後,也安下心來,很快為魯桓公生下了兩個兒子,長子名姬同,次子名姬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