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5 頁)
美國廣播公司和華盛頓郵報在兩黨大會前公佈的民調中,奧巴馬在白人女性中領先麥凱恩八個百分點,但會後卻落後十二個百分點。這個反超固然有“黨代會後提升力”的作用,但是佩林的作用絕對不可小視。一起一落,奧巴馬丟失了二十個百分點,這全拜佩林所賜!
奧巴馬陣營隨即制定了反制“佩林颶風”的攻略。
。。
1。紅州與藍州:繞不開的話題
奧巴馬的大選策略
大選不同於初選。大選前每一個環節都不容有失。
一個好的戰鬥集體是保證勝利的關鍵。要嚴格審查並推出自己的內政外交政策,接受選民的考驗。制定好攻擊和反擊麥凱恩團隊的策略是非常必要的。採取“你不犯我,我不犯你,你若犯我,我必犯你”的防守反擊策略。但是在抨擊對手的時候,為避免人身攻擊,而採取了剋制的政策攻擊。
大選之前有四次辯論會,其中三次總統候選人辯論,一次副總統候選人辯論,都是對全國進行直播的。因此,準備好這四次辯論至關重要,要透過辯論展示民主黨的全部政策和候選人的形象。
選舉依靠選民選票,對於選民主體偏好的分析不可少。
由於民主共和兩黨傳統勢力範圍很難動搖,所以要將資金和精力大量投放到搖擺州上。
最後,透過網上的資金募集方法在初選時已經被證明為非常有效。大選需要的投入要遠遠高於初選,因此,要發動選民繼續投入資金,並加大資金募集力度。
選民是上帝,選舉人是上帝代理人
與麥凱恩相比,奧巴馬缺少軍事經驗,但是並不缺少軍事頭腦,更何況他有一個強大的競選團隊和已積蓄了八年能量的民主黨做後盾。更重要的是,奧巴馬有決戰的雄心壯志。這種雄心壯志奠定在對民眾的終極關懷信念基礎之上,而不是對奪取權力的不擇手段之上。
正是對良心的關注、對選民的責任意識鼓起了奧巴馬的信心,他要與麥凱恩打一場攻堅戰,一場爭奪民心的戰爭。沒有選民的支援和選戰的勝利,奧巴馬變革華盛頓政治狀況、改變民生的抱負將付之東流。
美國總統選舉實行的是選舉人團制度。選民直接對選舉人團投票,再由選舉人團投票選舉總統、副總統。根據美國憲法,美國共有538張選舉人票,要想戰勝麥凱恩,奧巴馬必須獲得一半以上,即270張選舉人票。
奧巴馬沒有去回顧歷史,也沒有寄希望於議會中的多數,他決心一舉在大選中拿下足夠的選舉人票。因為他知道,沒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就無法調動“三軍”的勇氣。只有置之死地而後生,對內鼓舞士氣,對外壓制對手,才可以戰而勝之。
約翰·克里的政治遺產:只差一根稻草
美國兩黨制政治格局導致了其政治地理的相對穩定性。共和黨的“山頭”和民主黨的“山頭”都相對固定。
但是,形勢是不斷發展的,兩黨政策也會發生相應的轉換,所以總有一些州動搖不定,甚至有部分票倉改頭換面的情況發生。
在美國政治生態中,支援民主黨的群體中低收入階層多,意見分歧大。這些群體由於收入較低,文化教育水平也不高,在很多方面存在著互相矛盾的要求。所以,雖然民主黨支持者遍佈全國,但是要想把這些人團結起來投票,真是難上加難。支援民主黨人的投票率一向比支援共和黨人的低。
在大選的最後關鍵時刻,出現了一個“怪現象”,這讓奧巴馬和民主黨憂心忡忡。許多支援奧巴馬的人不願意出來投票!
民意支援率高不代表投票率高。所以,奧巴馬的憂患意識要雙倍於麥凱恩。如果這次不能乘勢而上,黑人的歷史性突破可能還要等若干年。所以,他揹負的不僅是民主黨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