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第1/2 頁)
擺平了那傢伙後,我爸舒了口氣,繼續他的人格型別描述。
&ldo;自戀型人格障礙者對自己有種極度膨脹的宏大感覺,總愛誇大自己的成就、能力、體貌等特質,渴望獲得他人的讚揚,嫉妒比他成功的人。他們極度的自我中心,自私,對他人冷漠甚至冷酷。記得古希臘神話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英俊的青年愛上了自己在泉水中的倒影,結果被仙子變成了一株水仙。那個青年其實就是一個自戀型人格障礙者。&rdo;
&ldo;你剛才提到的那個什麼強迫型人格障礙呢?&rdo;鄺路明感到自己對所謂強迫型的含義完全沒有概念。
&ldo;噢,這類人為人刻板,謹小慎微,不能容忍馬虎;他們追求井然有序、盡善盡美,往往因為過度追求完美而無法完成任務,或者因為害怕出錯而不肯做決定;注意力老是關注在他人認為並不重要的細節上,並且總是堅持自己的做事方式毫不妥協……&rdo;
&ldo;咱們別管其他的障礙人格,還是說說反社會型人格障礙者的特點吧。他們是不是看上去都是&l;母夜叉&r;那副德性?&rdo;楊建平心急地催促道。
我老爸笑了。&ldo;確實,早先的研究結果常常認為這類人出身低賤,生活環境惡劣,最終導致了他們智力低下,行為粗魯,甚至存在精神疾病,其實並不竟然。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這類兇手有不少人出生於小康,甚至富裕人家;他們大多智力正常,有些人甚至可以稱之為智商較高;他們也沒有所謂的器質性神經障礙,而且許多人還能說會道,外表頗有魅力或貌似文質彬彬。
&ldo;但是這類人由於從小教育不當,自我沒能得到很好的發展,行事衝動,缺乏自制力;超我發育不良或者沒有得到發展,導致他們缺乏同情心,待人冷酷無情、自私自利;沒有道德心,沒有羞恥感和罪惡感;所以他們總是與社會格格不入。但是他們不會因此而自責,更不會感到內疚,他們會認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不幸或者不順心的事,全是別人的錯,認為全世界都在跟他們過不去,
&ldo;他們一旦遭遇壓力,不是從自身找原因作出正確的判斷,而是把壓力轉嫁給別人。殺人就是他們轉嫁壓力的一種方式,並最終把殺人當成一種精神享受,持續不斷地作案,並在作案過程中不斷完善他們的犯罪手法,讓自己獲得更多的快感。&rdo;
&ldo;我看&l;母夜叉&r;跟你所描述的那類人的行為方式非常吻合,所以她肯定也屬於反社會型人格障礙者。&rdo;章樹理說道,為自己的發現感到洋洋得意。他膝蓋上的那張藍色的信紙上開始呈現出了某種形態,不過只是一片朦朧的灰黑,看不出究竟是何物。
二十九 業餘偵探對兇手心理的描繪(四)
更新時間2012-12-31 8:58:42 字數:3249
章樹理的一席話頓時引發了一通對何賽嬌的猛烈抨擊。
鄺路明歪了歪嘴角。&ldo;我看&l;母夜叉&r;就是個人格變態分子,她成長的家庭環境肯定比較惡劣,父母八成都是粗野、沒教養的人,根本不可能給她什麼恰當的教育。&rdo;
其他人也紛紛發表看法。
&ldo;確實,那廝一看就是從小沒調教好。&rdo;
&ldo;對,怎麼看她都不象是從小受到嬌寵溺愛的人,而更像是從小飽受虐待的人。&rdo;
&ldo;就是,就是!她成天惹是生非,尋釁滋事,有點虐待狂的味道。而虐待往往都是受虐狂,就像希特勒。&rdo;
&ldo;你看她被兇手打成那副德行,別人起碼得躺上十天半月才能下床,她卻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