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求賢若渴(第1/2 頁)
由於長期以來,國內出口的紡織品都是以質優價廉為特色。
所以西方人對華夏產品都是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便宜,耐用,沒有科技含量。
姜大鄴也不指望短時間內,去改變西方人這種認識。
既然如此,就用西方所熟悉的品牌去賺他們的錢。
鋒列株式會社75的股份也不少了,況且,生產基地也放在了華夏。
京綿集團主攻亞非拉市場,鋒列株式會社主攻西方囯際市場,兩不耽誤。
更雞賊的是,姜大鄴雖然賣了專利授權,但還是留下了一手。
把最關鍵的反應酶——味精做了一次外觀改良。
他把味精融合成一個大方塊,然後按照比例,在外面加了一層黑色的合成聚酯纖維,美名其曰為保護罩。
在生產的最後一道工序時,按照說明書的比例,直接丟進反應爐即可。
他還輕描淡寫的告訴大家,裡面的反應酶有劇毒,不能接觸空氣,不能見光,否則後果自負。
鋒列株式會社的技術人員聽他如此一說,心都涼了半截。
不能接觸空氣還好說,不能見光,那還研究個屁啊!
姜大鄴這心思就是:你們就算是研究出來了,那又怎樣?
能繞開這個專利壁壘嗎?
老子至少還噁心了你們一段時間。
不過,最後這些技術人員還是被他以各種各樣的名義調離了崗位,回到rb去了。
反正鋒列株式會社也算是他的了,生產廠家也放在了華夏。
沒有他的命令,這些反應酶很難洩露出去。
鋒列株式會社的股票在二級市場就是垃圾股,買進來都嫌佔倉位。
加上西瓜太郎又拋售出來的一部分股票,就算是有人暗中收購,市場情緒反應並不激烈。
姜大鄴準備了四五十個賬號,不到十天就把股票買齊了。
半個月後,鋒列株式會社公司釋出宣告,獲得了“皇者纖維”的唯一授權。
並且公佈了“皇者纖維”的材料特徵,以及應用前景。
公司的股票在當天的漲幅就達到了250,很多證券公司即刻就把鋒列株式會社列為a+++評級,升值潛力無限。
同一時間,東麗集團、雪利爾公司、鍾紡合纖、富士紡等公司的股價瞬間飄紅(跟華夏相反),有的甚至一個點一個點的往下跌。
儘管北半球冬天已過,但這時候,正是鋒列株式會社爬坡產能的最佳時機。
今年冬天的國際服裝市場已經可以預見,將會是“皇者纖維”一枝獨秀,獨領風騷。
姜大鄴也趁機向國家申請組建了一個高分子材料研究院,規模龐大,足足招聘了五六百名科研人員。
以原先被“軟禁”的那些科研人員為主,研究各種各樣的高分子材料配方。
研究的物件包括巨能碳鋰電池材料、紡織材料、奈米技術、石墨烯晶片等等。
有了之前的“化學基礎知識概論”,研究院的科研人員就有了全新的思路和探索方向。
他們所要做的,就是實驗,再實驗,所有產出的論文,都歸他們實驗小組所有。
姜大鄴只要求有專利權在手,就徹底放任不管了。
天賦這種東西,只能是放任自由,才有可能會全面爆發出來。
在沒有生活和工作壓力的情況下,科研人員會把最大的心思放在自己的興趣所在上,也間接促使發明和創作的效率最大化。
姜大鄴為了提高自己在國內的聲望,在國內創辦了一個名為《巨匠》的純中文科學期刊。
期刊為月刊,專門收集國內外各個學術領域的精華論文刊登,只接受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