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消失的吳凡(下)(第1/3 頁)
“我們只收容到了三顆光子。”
聽到曾谷成的這句話。
林子明頓時呼吸一滯,頭皮忽然有些發麻。
雖然他無法理解曾谷成前面半段話的內容,但最後兩句的話還是能聽明白的。
曾谷成的意思很明顯:
有多少顆光子就有多少條波段。
卓元新的糾纏願在整個過程中一共發出了三顆光子,所以正常情況下螢幕上應該只會出現三次振幅,也就是三條紅色的波段。
但此時此刻
眼前的螢幕上卻赫然出現了六條紅線,六次振幅。
比原本的三條足足多出了一倍!
那麼這多出來的三天波段是哪裡來的?
一瞬間。
強烈的求知慾與未名的震撼感頓時充斥滿了林子明的胸膛,令他不由的發出了一句發自內心的疑問聲:
“臥槽?”
曾谷成:“”
此時這位知名物理院士忽然極度想念起自己的徒弟卓元新,雖然自家那傻徒弟平日裡有些憨憨,也不像王薔那樣活躍。
但好歹是個能與自己交流的業內人士。
倒不是他行業歧視啥的。
但畢竟俗話說隔行如隔山,你且看看他周圍這都是些什麼專業的吧:
有搞生物學兼吐槽說騷話的富婆,
有每天三點鐘雷打不動喝枸杞茶練馬氏渾源養身功的社會人文學家,
有體制內搞貿易的文科生,動不動就是勿謂言之不預,
還有身為部隊軍人順帶兼職跨界快遞員的抽血熱血戰士。
都是對物理一無所知的圈外人。
哦,最後還剩個大莫界原生的土著魏念東。
這孩子就更別說了,目前對物理的認識僅限於知道本土有個牛x人物叫法拉第,自家老祖要是有此人的本事說不定能躲過結丹雷劫
想到這。
曾谷城認命似的嘆了口氣,又調出來一張類似熱力圖的圖片:
“這是我們高維貝爾態觀測環檢測到的波動資料,在周髀的協助下,我們獲得了x-型的初態情況能量轉移效率的解析表示式。”
曾谷城口中所說的x-型的初態情況能量轉移效率表示式。
實際上是一個量子概念在光合作用模型中的應用,嚴格意義上來說是王薔和林立他們生物學的範疇。
但在一定情況下,這道表示式也是可以用來解析光子的。
因為二合光子系統的本徵能量和二聚體其實有些類似——起碼在計算中是如此。
總體而言。
這個表示式與混合角,阻尼函式和二聚體的本徵能量有關。
這三點的性質鮮為人同學們不用太深入瞭解,只要知道它們正好是貝爾態觀環能收集到的資料就行。
不過很可惜的是。
由於兔子們沒有足夠的觀測與收錄條件——畢竟楊伯禮不可能放他們大咧咧的搞事,可以採集資料的時間也極其有限。
所以曾谷成他們只能透過三顆光子的運動擬態,來逆推、預估某一時刻傳送陣內的能量。
這其實是非常非常不精確的。
因為正常情況下,最少需要四千到一萬顆光子的收錄資訊才能完整這項計算。
好比你搭房子,起碼需要幾千塊甚至上萬塊磚頭才能搭起一間有耐久性的小屋。
只是特殊情況特殊對待,如今能體驗一次傳送陣都算非常難得,也就沒啥必要去追求腳踏車了。
木頭和茅草建的小房子將就著住唄。
隨後曾谷成對林子明說道:
“林上校,根據我們對這個表示式的逆向推演,我們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