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第1/2 頁)
姜媻約莫記得,當年玄空島初臨中原時也曾引來一場劇烈的地震,但彼時她沒有聽到任何哭聲。心境不同,所見果然亦不同。
她盤膝坐下,和小活佛一起誦起了超度亡魂的經文。小活佛身上的佛氣宏大如梵海,莊嚴似無邊極樂淨土,遠方的另一股佛氣則精深渾厚,隱含著百折不回的嶙峋清苦。兩股不相上下的佛氣遙相呼應著,相似又相異的力量重複著交融、排斥的過程,簡單的過程卻蘊藏著極致的力量,整個天地都在這力量的交證之中扭曲、顫抖。
&ldo;那是什麼!&rdo;姜媻愕然。
小活佛秀美的臉上緩緩露出一個笑容,似是悲憫,又似是期待:&ldo;鎏法天宮上代佛子,磋峨。&rdo;
雙佛並現,天地異變,乃是記載於鎏法天宮古老經卷中源自初代活佛的預言,指向了鎏法天宮的毀滅。
同代之中絕不可能有兩位佛子並存,是以鎏法天宮的活佛往往是一代涅槃,方有第二代降生,世世代代,從無更改‐‐然而梵剎伽藍卻是個例外,身為悉曇多六世,他本不應降世如此之早,只因悉曇多五世磋峨佛子甫一降世便失蹤,未免鎏法天宮失主,他才提前出了世。他的降臨,固然解除了鎏法天宮人心渙散之禍,甚至消邪力、改天命,成就了罕有的功德善果。但這一切的前提必須是磋峨佛子不再出現,一旦磋峨現世,雙佛並現所帶來的天地異變,將迫使眾生陷入滅頂之災。
小活佛早已預料到了這一天的到來,此劫看似來勢洶洶,卻不難化消‐‐只需一個決斷。
&ldo;找佛劍分說商借佛牒,殺掉其中一位活佛?&rdo;姜媻目光閃爍,&ldo;這就是千羅壁眾位阿闍黎徹夜商議出的解決方案?&rdo;
莫松罕嘆道:&ldo;這是無可奈何的選擇。兩位佛子若能生逢其時,定能成為各自時代的大德名僧,奈何他們偏偏同時出現在同一時代……&rdo;
姜媻點了點頭,對他這權益之法的高明與否根本不予置評,只是緩緩的一笑:&ldo;那麼,姜媻敢問眾位阿闍黎,你們打算犧牲掉的,是哪一位活佛呢?&rdo;恍若無意的言語,卻如深夜大風颳過墓穴的迴響,字字皆是入骨的危險陰冷。
幾位阿闍黎互視一眼,面上皆有難色。能躋身千羅壁的皆是修行有成的高僧,自然不存在任何挾私狹隘的私心,以滅一佛破雙佛並現之局確是他們秉著一腔正心所能想出的最有效的解決方法。然而正如姜媻指出的那樣,非得要犧牲一佛的話,他們究竟要選擇誰?
伽藍佛子雖非正位的悉曇多五世,但明睿聰慧,升座以來躬行慈愛,將西佛國治理得一派祥和。他淨化邪之子、消解邪兵衛,成就了不世功德。又先後收服姜媻、金妍華妃,與中原高僧佛劍分說結下善緣,一舉將鎏法天宮的實力推向了建宮以來的頂峰。犧牲他,誰能捨得!
而磋峨佛子雖然失蹤多年,與眾僧幾乎毫無交集,但他畢竟是真正的悉曇多五世。且據先行一步前往侍奉佛子的神官信中所言,磋峨佛子當初一降世便被不明陰謀者設計封印佛性,竟淪入了角鬥場,多年來如野獸般與角鬥士格鬥,種種血腥苦痛實在難以形容。如今一心懺悔過往罪愆,故而四處傳經講法,以一顆慈悲佛心,度化有緣人無數。犧牲他,誰又捨得了?
真是前有狼後有虎,往哪裡走俱是解不開的錯。
而上述並不是問題的全部。若是犧牲的是磋峨佛子倒還罷了,一旦犧牲的是伽藍佛子,沒有一位阿闍黎敢保證眼前這位改名姜媻的前葉口月人女王會鬧出什麼樣的事來。
同是為梵剎伽藍所感化的女子,金妍華妃本就是佛門之人,一旦歸附便是全心全意的皈依。姜媻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