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第1/2 頁)
蕭邦眼睛一亮。林海若三言兩語,便說出了問題的關鍵,讓蕭邦心下暗服。仔細一想也是,藍鯨是一家大企業,是蘇老船長心血的凝結,不可能因為感情的因素而讓自己締造的航運帝國衰微下去。況且,葉雁痕與蘇浚航本是夫妻,蘇浚航傷害過葉雁痕,葉雁痕就算報復甦浚航,也在情理之中。
&ldo;可是,葉總前兩天提出辭職,蘇老船長好像也同意了嘛。&rdo;蕭邦仍然有些不解。&ldo;雁痕是一個情緒化的人。&rdo;林海若似乎已料到蕭邦有此一問,&ldo;在現代管理中,中國人往往認為一個情緒化的人是搞不好企業的。在藍鯨的董事局中,就有一些股東提出這一觀點,但蘇老船長不這麼看。蘇老船長認為,如果一個人的情緒太過穩定,什麼事情都想到很周到,那麼這個人往往沒有創意,只適合做一些具體工作。而國外的大企業家,很多都具有詩人的浪漫氣質。所謂商機,往往一閃即逝,就如同一個詩人的靈感。蘇老船長曾在一次董事會上打過一個比方。他說唐詩中有一首著名的七律叫《黃鶴樓》,是崔顥即興所作,黃鶴樓的老闆將這首詩作掛於牆上。後來詩仙李白也途經黃鶴樓,店主知道來了名家,便擺好文房四寶請李白題詩。李白正要動筆,忽見牆上有崔顥的詩,讀後嘆息一聲,擱筆不寫,認為就算再寫,也無法超越崔顥的詩。這個典故說明,情景與靈感十分重要。平心而論,崔顥的才情無法與李白相比,但崔顥捷足先登,捕捉到了靈感,並結合自己的心境,寫出了千古名篇。做企業也是一樣,沒有無所不能的掌門人,只有最能抓住契機的掌門人。雁痕就是這樣的人。&rdo;蕭邦對企業管理並不在行。但聽林海若這麼一說,若有所悟。
林海若又接著說:&ldo;蘇老船長批准了雁痕休假,讓錦帆暫代總裁這一職務,不過是讓她有時間思考一些現實的問題罷了。我敢打賭,不出一週,雁痕又想回公司上班了。&rdo;蕭邦突然看著林海若,直白地說:&ldo;我發現林女士真是通透之人,能將人看得那麼透。真是令蕭某佩服啊。&rdo;林海若嘆了口氣:&ldo;是啊。也許正因為我用在琢磨人上的時間比琢磨事上的時間多吧,因此最多能當個參謀,當不了主帥啊!&rdo;
&ldo;如果按你的理論,我是什麼也幹不成。&rdo;蕭邦自嘲起來。&ldo;你?&rdo;林海若笑靨如花,&ldo;你是又琢磨人又琢磨事,花在這上面的時間都差不多,所以只能做個偵探。&rdo;蕭邦也笑了起來。他突然覺得這個林海若也是個很有意思的人。&ldo;第三個問題說完了,請繼續猜第四個問題吧。&rdo;蕭邦已感覺林海若對他所想的問題幾乎瞭如指掌,乾脆直接問她了。&ldo;第四個問題,我想可能是關於錦帆的。&rdo;林海若說,&ldo;蕭先生想知道,蘇錦帆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對吧?&rdo;蕭邦點點頭。在她的印象裡,蘇錦帆比葉雁痕更深沉和老練。雖然,上次同她到大港海員俱樂部酒店&ldo;看戲&rdo;時蘇錦帆大發雷霆,但誰又能說這其中沒有表演的成分?&ldo;其實,在藍鯨內部,多數人都認為錦帆比雁痕更適合當總裁。錦帆穩重,縝密,負責任,特別能保守秘密。但蘇老船長對他這位千金的看法是:只能管錢。當然,蕭先生並不關心藍鯨的事,而是想知道錦帆到底與你查的這起案子有無關聯。我可以告訴你,錦帆與這起案子關係並不大,因為錦帆關心的事情,無非是藍鯨的興衰。&rdo;
&ldo;但如果我調查的這起案子恰好也關係到藍鯨的興衰呢?&rdo;蕭邦突然插嘴。
林海若的眼神閃了一下。蕭邦突如其來的這一句話,讓她略微吃驚。但她畢竟是一個應變能力非常強的人。&ldo;難道蕭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