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第1/2 頁)
楊瀝聞言猶豫了半晌,最終還是拍了拍大腿,嘆了口氣:&ldo;算了,我也就直說了,那舒公子卻是我誤會他了,他那是忍辱負重臥薪嘗膽啊!&rdo;
搖光牙齒&ldo;咯&rdo;得一聲響,住在她長公主府好吃好喝的伺候著怎麼就成了忍辱負重臥薪嘗膽了?
楊瀝卻絲毫沒有察覺哪裡不對,繼續掰扯道:&ldo;這幾年,咱們越州年年洪澇,一入了五月就發大水,我們南陵府溫陽府還好,下游的壽徽府,撫山府,真是鬧得民不聊生。朝廷年年撥錢款修堤,年年都是些渣滓工程,年年發放下來的賑災糧,年年都只剩三成。&rdo;
搖光皺了皺眉,她知道原文裡確實是因為越州洪災,民不聊生,洛衍琨才夥同洛衍瑜一路從安南州和平南州運了糧食和軍隊過來,要勸降越州。
當時越州有許多官民都反了,只有楊瀝隻身提著一把紅纓槍去挑了那些官員的糧庫,分發給百姓,然後又領著兵馬司的三萬兵死守州界,拖了安南十萬大軍整整兩個月,最後終於等到李老將軍的救援,然後就著越州,一路往西南進攻,平定了叛亂。
但她也不知道其中貪腐如此嚴重。
楊瀝接著說道:&ldo;這兩個月,舒公子帶著大把大把銀票四處放言說要收糧回盛安去賣,惹得各大糧商大量屯糧,一味地抬高米價,百姓們都罵他是奸商。不瞞殿下,下官之前也是這麼認為的,直到後來舒公子找上我,給我說明瞭其中厲害關係,我才曉得舒公子用心良苦。&rdo;
搖光聽到這倒是緩緩點了點頭:&ldo;如果每年災糧都被剋扣的話,那舒公子此舉實乃智舉。他放言要大量收購,商人必會屯糧,供不應求,糧價自然上漲,商人囤得更急。百姓們這兩月買米雖貴些,但吃著舊米溫飽也還不成問題。等到了五月,若當真洪澇再起,屆時舒公子再食言說不收糧了,糧商們的大量囤貨壓不住了,只能低價拋售,那到時災民們也能買得起米了,或多或少比全指望開官倉來得靠譜些。&rdo;
&ldo;正是這麼個道理!&rdo;楊瀝本來還生怕自己解釋不清楚,沒想到這長公主一下子就想明白了,到底盛安來的人都聰明些,&ldo;不僅如此,舒公子思慮還要齊全些。&rdo;
&ldo;怎麼說?&rdo;
&ldo;殿下可知今年朝廷預發的災糧都去哪兒了嗎?有大半都被南陵府府衙那些官員剋扣了!&rdo;楊瀝說到這兒就義憤填膺,&ldo;那南陵府知府,是個老好人,不管事兒的,然後讓那張府丞專權了,他們幾個直接扣了大半的官糧私賣,年年如是,不是這些畜生,哪至於死那麼多人?&rdo;
搖光倒是並不意外,開口問道:&ldo;所以今年舒公子就把那些私藏的官糧買下來了?&rdo;
楊瀝眼睛頓時瞪得和同齡一樣大:&ldo;嗨呀,長公主您是怎麼知道的?確實,舒公子每日裡流連青樓酒肆就是為了和那些官員富商打好關係。今年不知怎得,那些官糧四處都脫不了手,如今有人敢收,那張府丞巴巴地給舒公子送了個美人兒討好來了,舒公子為了博得張府丞信任才收下了。說來舒公子當真是個仗義疏財之人,花那麼多銀子就為了幫助百姓。&rdo;
楊瀝豎著大拇指稱讚。
搖光心裡好笑,洛衍書這種人,比誰都精,怎麼可能仗義疏財?回頭錢給了,糧買了,馬甲一脫,黃袍一穿,家一抄,錢全回他的口袋了,還有多的,錢糧兩收,還白白撿了罪證罪狀,落下一個仗義疏財的好名聲。
真是個奸君。
&ldo;所以那一夜是去清月樓簽單子的,到底是見不得人的生意,尋個地盤錢貨兩訖而已。&rdo;楊瀝還是急著證明自己的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