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第1/2 頁)
但隨後,安北都護衛凜上表朝廷,說他在戰鬥中身負重傷,無法帶兵,請求辭去大都護一職,並舉薦自己的獨子衛釗接掌都護府。
明面上,衛釗在此次大戰中的功勞極大,他表現出來的能力,完全能掌控得了安北。秦帝爽快地允了衛釗,讓只有二十多歲的蕭湛,成為大秦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鎮邊大都護。
但安北的戰事並未到此為止。
秦帝以被汗王所騙為奇恥大辱,不願意止步於禦敵於外,打算主動出擊,殺進蠻族的地盤。
新一任安北大都護奉命出征,到了五月末就拿下了前朝末年天下大亂時,被蠻族趁機戰局的七座城池。秦帝還想繼續命蕭湛揮師北上,最後被滿朝的大臣們勸住了。
大秦位置偏南,六月份已經是盛夏。
今年的夏天,大秦稱得上多災多難。北方暴雨,北方幾個富庶的郡縣居然發了洪水,南方則罕見的大旱,赤地千里。朝廷得忙著四處賑災,無暇把多餘的精力花在戰事上。
南方大旱,已經有數郡出現了作亂的流民。
身在安南的秦暄心情非常糟糕,他本打算等過了六月,天氣清爽些的時候,就接蕭蘊來安南作伴,可因為路上隨時都有可能冒出來的流民,不得不打消了這個主意。
他離開帝都後,蕭蘊都幹了什麼,秦暄心裡有數,小姑娘最近的舉動,總讓他有種心裡發毛的感覺。
這會兒,秦暄還不知道,更讓他不安的事情,已經發生了。
六月初,&ldo;重傷&rdo;的衛凜帶著妻女,回帝都獻捷。秦帝大悅,敕封衛凜為一品鎮國將軍,賜將軍府。這鎮國將軍雖然只是個虛銜,卻也足以彰顯秦帝對衛凜的榮寵了。
隨著衛凜一起回帝都的,還有一年前離開的安遠侯世子,葉辭。
葉辭在安北立下的功勞其實一點兒都不小。
蕭湛出去帶兵的時候,安北轄下二十三州的庶務,全都是他在打理。
其間有北蠻人避開了蕭湛的正面兵鋒,偷襲都護府治下的城池,也是葉辭帶人守城,以只有敵軍三分之一的兵力,把治下的城池守得滴水不漏。
因有葉辭在,蕭湛無後顧之憂,軍需上從未出過問題,戰事推進的速度大為加快。
其實上輩子,主持安北政務的同樣是蕭湛。
可因朝廷在安南花費了太多精力,給予安北的支援有限,半道上又趕上了北方的洪災,軍需頻頻出問題,那場戰事打得很是辛苦,拖了將近兩年的時間,大大拖累了大秦的國力。
葉辭雖然沒上戰場,卻也稱得上勞苦功高。蕭湛深諳這個道理,想給葉辭請功。
在他看來,那安遠侯世子的爵位,只是聽起來好聽,若是身上不掛職,便沒有半點兒實權,在外人眼裡,與長寧侯那個被當成繡花枕頭的侯爺沒有多大的區別。
但葉辭堅辭不授,也不願入仕,彷彿只想做個四處遊歷的閒雲野鶴。
蕭湛佩服這等人的淡泊名利,只能作罷。
但是,葉辭在安北做的事情,並未刻意隱瞞,那些耳目遍地,訊息靈通的人物,比如太子和大皇子,都知道葉辭在安北施展出來的手段如何。
所以,葉辭回到帝都後,暗中想招攬他的人其實一點兒都不少,就連安遠侯府的門前,也比以往熱鬧了許多。
葉辭沒搭理太子和大皇子的說客,一回到帝都,便去看蕭蘊。
聽說葉辭回來了,蕭蘊被心事壓得沉甸甸的心情,稍稍輕鬆了一些,她在雍王府裡見到了葉辭,雍王世子和秦修做一邊作陪。
葉辭今年十七歲,穿著一身金線鑲邊的雪色衣衫,長身而立,溫雅清雋,但蕭蘊總覺得,他的身上多了一點兒沉重的東西,看向她的眼神,多了些許她看不懂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