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再現一代京劇大師:我的祖父馬連良(選載) > 第7部分

第7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後室:新世界在現實與遊戲中,尋回塵封的記憶網遊:我有一箭可破萬物我的領民美女多魔獸之光明聖女全民領主:開局抽到暗夜精靈全民末世遊戲,我開局無限增幅第四天災【救贖傭兵團】網遊:你管這叫卡牌師?魔獸:狼人傳葉凝薄寒年喬若星顧景琰瓦:壞了,我成切割怪了!全民領主:從小木屋到道域之主劍仙被遺忘,我轉職劍仙震驚全球海彤戰胤許雨晴沐長風江果果顧寒煜霍先生乖乖寵我喬蕎商陸

您看怎麼樣?”馬問。“那可太好了!我還聽說‘洋人’也要去你那裡,他的胡琴,喬玉泉的鼓,加上劉連榮的花臉,馬富祿的大丑,盛蘭的小生,好角兒全上你扶風社了,你可是天字第一號的戲班了。不過有一節,別人唱戲當老闆,為了自己多賺包銀,你這當老闆的包銀全讓‘綠葉’分了,你這‘紅花’可剩不下多少了。”葉春善感嘆道。馬連良說:“我唱戲就喜歡這種火爆勁兒,有他們幾位保著我,我還沒上場呢,臺下的情緒已經讓他們給燎起來了。我再來個‘火上澆油’,臺底下能不過癮吧?咱可不能讓人家白花錢呀!”葉春善點頭稱讚:“這戲你是越唱越明白了,讓盛蘭跟著你,我放心。”

第三章 步入輝煌(6)

所謂洋人,是指一代琴聖楊寶忠。因他愛穿洋裝,吃洋餐,拉洋琴(小提琴),又姓楊,戲班人送綽號“洋人”。他是梨園世家出身,祖父是著名花旦楊朵仙,叔伯三弟為楊派鬚生創始人楊寶森。楊寶忠11歲登臺唱老生,21歲拜餘叔巖為師。受餘師親自點撥,《擊鼓罵曹》等劇最為拿手。嗓子倒倉後,研究琴藝,不僅京胡拉得韻味濃郁,聲情並茂,而且精通西洋樂器,擅長拉小提琴及彈奏鋼琴。楊是20世紀30年代我國少有的藝貫中西的音樂大家。他曾用小提琴演奏廣東音樂《梅花三弄》,曾被美國勝利公司灌製成唱片,風行全國。

馬連良將楊寶忠請到扶風社後,待如上賓,視其為藝術上的良師益友。馬最欣賞他的地方是楊為唱老生出身,對演唱者的發聲、吐字、氣口、韻味等都有很深的理解,託腔保調,悅耳傳情。馬十分厚待楊,給他的戲份是行內最高的,而且在廣告和戲單上都註明“特請楊寶忠操琴”。還在樂隊的位置裡突出琴師專座,力捧楊寶忠,二人合作默契。楊寶忠也使馬派的唱腔在原來的基礎上更加精進、美化,更加動聽傳神、膾炙人口。扶風社也從此步入輝煌。

扶風社不僅吸引大量名角加入,就連普通的龍套演員也願意來這裡。當時各大班社自己不僱用長期的龍套班底,有事就找龍套行的“頭兒”,由他來安排。“龍套”分街南、街北兩派。“街南”即珠市口大街以南的天橋一帶,在那裡跑龍套的演員每場收入很少,但每天的場次多,積少成多。“街北”的龍套不少人經常聚集在西珠市口原第一舞臺對面的“恆升槓房”,白天為人出殯抬棺材,晚上為街北的戲園子跑龍套,生活比較貧困。

對來扶風社跑龍套的,馬連良有特別要求。第一,上臺前必須剃頭,刮臉,還要抹油彩化妝。不能像在別的班社一樣,灰頭土臉地上臺,沒有藝術美感;第二,必須把棉衣、棉褲脫去,再穿行頭,不能在臺上顯得臃腫、難看;第三,不能穿自家的便鞋,必須穿為他們特製的薄底靴,只有這樣才能在舞臺上呈現整齊劃一、美觀大方的效果。這三條在別的班社是沒有要求的,班主也認為沒必要,觀眾來看的是角兒,龍套就無所謂了。扶風社也不白要求,遵守這三項要求,都是另加錢的。另外扶風社“黑錢”給得也多。戲班中所謂黑錢,指的是龍套中一些有點技術含量的工作,給予的特別補貼。如《九更天》裡,有人需要向馬義身上“噴血”,就要加黑錢。工錢比別的戲班給得多,龍套都願意來這裡幹活。

1935年,馬連良攜楊寶忠等一行人馬赴漢口,長沙等地演出。到達長沙後,因楊寶忠在漢口有事晚到幾日,沒有人給馬連良調嗓子,當地的朋友就推薦一個叫李孟諤的青年人,唱老生的,會拉琴。調了一段《烏盆記》,又問他會不會《甘露寺》?李說:“我正在學這一段。”馬連良說:“那麼,我來一段《甘露寺》吧。”兩段唱完後,馬連良覺得非常舒服,很是高興,還說:“這大概跟你經常聽這段唱片有關係吧?”李說:“一方面是聽唱片,經常聽,一方面是喜歡您的藝術。”馬連良說:“你喜歡我的

目錄
靈異偵探師佞妻至霸魔俠神志淫重生之少將萌妻愛你犯的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