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第1/3 頁)
「這兩位也忍不住要出手了嗎?」駱棋琅低聲道,也只有站在他身邊的原竟聽得清楚。
「駱司業要參加?」原竟問道。
「祖母要過六十大壽,怕是到不了的。」駱棋琅說道,打算改日親自上門退還請貼免得讓兩位王爺覺得他輕視他們。
「老夫人要過大壽,棋琅怎的不早些說,我好備好賀禮。現在備也還來得及,不知老夫人喜歡什麼呢?」原竟自來熟了起來。
駱棋琅瞥了她一眼,道:「祖母雖大壽,可也不打算大肆操辦,並不打算宴請外人。」
原竟只當沒聽見,兀自地琢磨著送些什麼好。
梁王與趙王辦文會所邀請的人也有太子與齊王門下的才子,太子一聽兩個現在有膽子跟自己作對的弟弟要辦什麼文會,登時便氣呼呼地下令:「都不許過去,我看他們還辦什麼文會!」
馮應聞言連忙道:「殿下又忘了皇上最不喜什麼了嗎?」
「父皇最不喜看見我們兄弟鬩牆。」太子撇撇嘴,認命一般,「去,你們不僅要去,本宮也會去!本宮倒要看看他們編出了什麼書這麼值得大肆宣揚的。」
梁王、趙王所邀請之人甚多,在京城引起了一陣小轟動。而早在皇帝為《濟民圖志》賜名後,兩位王爺便命人印拓了出來,不少書齋都有販賣的。
許多人都是衝著他們的身份去買的,可看了之後不少秀才、舉人對此書的內容都有些不以為然:「士農工商,怎麼兩位王爺不出文章詩賦,怎的去編撰這些不入流的東西了?」
「這文章辭賦比兩位王爺寫得好的大有人在,兩位王爺怕是不想丟這個人。」
「既然是編撰的這些不入流的東西,怎的還請了眾多才子、儒學大師去呢?」
「不這樣,怎麼敲響名堂,怎麼能得到注意?」
這時候,又有與眾不同的聲音出來,道:「既然你們認為這書的內容不入流,那是否說明去參加文會的都是不入流的人?」
「我們可沒這麼說!」這帽子扣得夠大的,一不小心傳到了這些大師的耳裡,他們的仕途可就毀了。這些人紛紛辯解。
「可你們剛才也把梁王殿下與趙王殿下說了進去。」
「胡說八道,我們什麼都沒說!」急切地辯解完就趕緊跑了。
這小小的鬧劇只是這些日子以來發生在京城一隅的一小節而已,這非議的人多了,梁王和趙王的心情也毀了不少,忍不住向來推辭邀請的原竟大吐苦水。
「那些人一定是他們的人,為的就是讓我們辦不成文會,實在是氣煞我也!」趙王道,只需動動腦子便能知道這些人定然是太子或齊王的人。
原竟笑了笑,寬慰他們道:「雖說士農工商,士在前,可農工商可是佔了大多數的。而且有皇上的支援,二位殿下還怕文會會辦不下去嗎?」
梁王微微一笑,道:「這個我們也有所考慮,所以那些所謂的才子來不來倒是無關緊要,我們要的已經得到了。」
他們要的便是世人能知道他們。能引起一番熱議,說明他們已經達到了初步的目的。
趙王想到這兒也舒心地笑了,他忽然道:「原二郎你不來這可就太可惜了。」
梁王替原竟作答:「文會而已,哪裡夠駱老夫人的大壽重要呢!」
「五哥,你怎麼知道原二郎是要去參加駱老夫人的大壽?」趙王問道。
「駱司業也推辭了我的請帖。」
趙王恍然大悟,旋即向原竟投以曖昧的眼神:「那還是大壽重要。」
原竟不知道他們亂想了些什麼,從王府離開後,她又去置辦了給駱老夫人的賀禮。回到府中,駱府的請貼也送了過來‐‐儘管駱棋琅不願意宴請原竟,可礙於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