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第1/4 頁)
大娘嘗了便說:&ldo;一看就是用心做的,費了不少工夫。&rdo;又因為寧梁才回來,知道他要歇著,自已也不方便多坐,便放下碗走了,&ldo;我先家去,改日再來。&rdo;
於氏讓了幾句便送到門前,回來向寧婉說:&ldo;我看吳夫人這油茶麵炒得好吃,我們不如也做成這樣的。&rdo;
&ldo;吳夫人這是送到多倫給盧二少爺的,&rdo;寧婉一笑,&ldo;我們少放一些油吧,免得吃多了嫌膩。&rdo;
於氏點了點頭,卻道:&ldo;吳夫人明明也是愛兒子的,做個油茶麵都費了這麼多心思,卻怎麼捨得把兒子送到多倫去呢?&rdo;
盧家的事哪裡是一句兩句話能說明白的呢?寧婉便道:&ldo;娘,你放心吧,多倫雖然兇險,但是盧二少爺卻是沒事的,而且他那樣的人,尋常的地方顯不出他的本事,正要到那樣的地方才能建功立業呢。&rdo;
於氏想起盧二少爺獨自一人打了幾隻野豬回來,也有幾分信了,可是她還是不理解吳夫人,&ldo;要是我,才不捨得把兒子送到軍中呢。&rdo;
寧婉瞧著娘笑了,&ldo;人各有志,娘不肯送就不送,但是有一句話我可要說到前頭,娘寵石頭行,但是可能像三房一樣把拴兒寵成不講理的小混蛋。&rdo;
寧梁和於氏聽女兒鄭重其事地說起了石頭的教養,再想到三房的拴兒是怎麼無法無天,人嫌狗厭的,心裡都是一驚,再一思忖,&ldo;婉兒說得對,現在石頭還小,等他再大些我們就會給他講道理。&rdo;
&ldo;慣子如殺子,&rdo;這是三家村這邊的一句俗語,自然是極有道理的,寧梁想到了三房的拴兒,眼下就會灑潑打賴,將來恐怕也要成郭秋柱那樣的人物呢。突然想了起來,&ldo;也不知道郭秋柱怎麼樣了?他如今也在多倫。&rdo;
寧婉自然不知道,&ldo;不過聽人說到了多倫從軍的,九死一生。&rdo;於氏也說:&ldo;我看郭家人也不在意他的死活,好在寧雪懷了胎,只不知生下來是男是女呢。&rdo;
&ldo;不管是男是女,恐怕都要郭夏柱和羅雙兒幫忙養大了。&rdo;眼下就是羅雙兒照顧著寧雪,等到將來寧雪生了,她不會養,自然也要交給羅雙的。
於氏卻道:&ldo;如果羅雙兒真不會生,抱了小叔子家的孩子也是好事。&rdo;
寧梁聽著母女兩人說閒話兒,靠著炕櫃笑著說:&ldo;我們也應該想想家裡還有什麼要買的,過兩天我再去一次虎臺縣,然後年前就不出門了。&rdo;
娘倆兒搬著手指頭算了算,&ldo;也不差什麼了。&rdo;
關於過年,三家村這裡有一套老話,&ldo;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殺雞;二十八,貼對聯;二十九,去買酒;年三十,吃餃子,大年初一穿新衣戴新帽。&rdo;將過年的諸事說得八、九不離十,而寧家依著這套兒話也早將諸事都準備妥了。
二十三,糖瓜兒粘,就是做灶糖為祭灶王爺。提前十來天把黃米穀子用水泡上,待到穀子長出白白的芽後就把發芽的穀子連水一同磨碎了。再把這些連汁帶水的碎穀子拌到煮熟的黃米飯中,再等上些時日就生出了稀稀的糖水,把糖水在熱鍋裡煎熬成半乾的漿糊再取出來,晾到不燙手了就搓起來,長條兒的就是灶糖,扁圓的就叫糖瓜兒。
寧家做了不少的灶糖和糖瓜兒,又把熬好的糖糊攤在案板上,撒上松子仁兒、核桃仁兒、榛子仁兒等等,再像擀麵條似的擀成片片,切成方塊,就是松子糖、核桃糖、榛子糖、芝麻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