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孫權之怒 猛虎抬頭(4000字!求追讀!)(第1/4 頁)
在細細思索一番後,是儀方才開口寬慰孫權道:“至尊所慮甚佳。”
“然孫武衛雖素有聲名,其畢竟年幼,因其年幼難免氣盛,這才會被糜暘所趁。”
“今糜暘之對手乃是大都督,大都督功勳卓著,從軍三十年,經驗豐富,豈是孫武衛能比?”
“又豈是那糜暘所比?”
“況且大都督手中兵力是糜暘數倍,兵力之強,世所罕見。
如此兵力再加上大都督武略,要想拿下公安,並非難事,還請至尊寬心。”
是儀深知孫權如今在他面前流露這擔憂之色,並不是他真的擔心呂蒙不是糜暘的對手。
畢竟就算不說呂蒙與糜暘二人的名聲差距,就是如今呂蒙手中握有的兵力,那也是糜暘的數倍。
在這樣強大的實力差距下,孫權雖有疑慮,倒也不至於真的會擔心呂蒙敗於糜暘之手。
孫權如今有這番神態,最大的目的其實就是試探。
試探江東諸臣,對他派呂蒙攻取荊州一事有何看法。
近來,不知怎麼的,在建業城中漸漸流傳起了對呂蒙不利的言論起來。
那些言論大多說呂蒙可能用擁兵自重,亦說兵雖十萬,然公安堅城實不可下。
這些言論並非是從市井民間而起,而是流傳於眾大臣之間。
因為涉及到目前江東的諸位大臣,這就讓精通權謀的孫權就無法將這些言論,當做簡單的謠言來視之。
這些言論分明是有心人散佈,來擾亂軍心的。
孫權並不是昏君,貿然聽信這些言論而去臨陣換將,這種事他做不出來。
但他也不可能對這些言論置之不理。 無錯更新
因此他一直想查出,這些言論的源頭是哪裡。
不查出這些言論的源頭,對維護江東內部的穩定不利。
查來查去,孫權將試探的打算放在他的近臣身上。
孫權此刻臉上擔憂的神色是真,他因為有心事而無法落子也是真,但偏偏他所說出口的,擔憂的理由卻是假的。
這也是孫權一向慣用的,試探臣下的手段了。
幸虧是儀機警且深通孫權心思,所以面對著孫權的試探,他三言兩語之間就打消了孫權對他的懷疑。
果然,孫權在聽完是儀的寬慰後,臉上浮現了滿意之色。
雖然是儀的寬慰乃是老生常談,這些日子以來孫權都聽膩了,但卻能證明是儀的態度。
知道這點,就夠了。
孫權又將目光看向其餘近臣,見其餘近臣如胡綜、吳範臉上皆流露出了對是儀言語的贊同之色。
孫權的內心中,那些疑慮也就漸漸消散了。
其實孫權對身邊近臣一直是很信任的,但是自從出了徐詳這檔子事後,這讓孫權心中對身邊近臣也不如以前那麼信任了。
徐詳在江東時,地位與是儀、胡綜、吳範等人是一樣的,都是他的親近之臣。
而在這諸人中,徐詳與孫權更為親近一些,他們二人自幼相識。
只是因為在諸位近臣中,徐詳口才最好,膽子也最大,所以孫權才會經常命徐詳出使在外。
只不過孫權沒想到的是,他對徐詳信重如山,徐詳最後卻選擇了背叛他。
這讓本就多疑的孫權,越發不再信任人起來。
現在每每想起徐詳,孫權的心就會感到刺痛。
恨不能殺之而後快。
在試探完身邊近臣沒有懷抱異樣心思,孫權那臉上的擔憂之色也就瞬間消失不見。
他舉起剛剛放下的棋子,又開始有興致思索其當下的棋局來。
在思索的時候,心情變好的孫權就猶如一位性格寬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