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1/4 頁)
漢建安二十四年,益州東三郡中。
東三郡指的是房陵,上庸和西城三郡。
這三郡原來只是漢中郡的三個縣,建安末房陵改縣為郡,歸屬荊州。
建安二十年時,曹操攻漢中,張魯投降,曹操將漢中一分為三,另置西城、上庸二郡。
並且為了加強對益州腹地的威脅,曹操將西城,上庸,房陵三郡劃歸南陽郡曹仁管轄。
因這三郡地處漢中之東,故益州人稱其為東三郡。
東三郡四面被秦嶺,巴山,武當山,巫山阻隔,是一個標準的四塞之地。
但其境內有漢江貫通,南河,堵河,金錢河連通漢江,呈網狀輻射。
東三郡對外群山環抱,地勢險惡,在內部卻水運發達,往來頻繁,是個易守難攻的好地方。
今年,劉備徹底佔領漢中全境後,為了完成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構想,將漢中、東三郡、襄陽三郡連為一條防線。
他派遣宜都太守孟達逆流而上率軍攻佔了房陵郡。
其後孟達在劉備的命令下又揮軍進攻上庸郡。
劉備擔心孟達難以獨當大任,且為了後期方便東三郡從側翼支援關羽,他於是遣劉封從漢中順沔水南下去統領孟達的軍隊。
劉封的大軍與孟達於上庸會合後,成功地逼降了上庸太守申耽。
上庸申耽因為畏服於劉備威勢,所以將妻兒以及宗族都遷往成都為質,以示忠心。
至此東三郡全部落入了劉備手中。
為了快速穩定東三郡的局勢及論功行賞,劉備對東三郡的統屬作出瞭如下安排。
劉備任命申耽為徵北將軍,領上庸太守、封員鄉侯。
他又任命申耽之弟申儀擔任建信將軍、西城太守,任命房陵本地豪強鄧輔為房陵太守。
而對於此戰中功勞最大的孟達,劉備卻並沒有對其做出封賞。
劉備任命副軍中郎將劉封為副軍將軍,領兵駐守上庸,統領三郡,令孟達副之。
對於這點,孟達心中一直頗有微詞。
但懾於此時劉備勢力強大,他縱算有所微詞,也絲毫不敢表現出來。
東三郡中,西城郡離漢中郡最近,上庸郡居中,房陵郡在最東邊,最靠近荊州。
此時在西城郡中的漢水之中,有許多戰船正在順遊而下,朝著上庸郡賓士而去。
觀那戰船有數百艘,所有戰船中計程車卒足有數千。
而在所有戰船之首,有一艘體積最大的樓船,正在廣袤的漢水上,當先而馳。
在那高聳的樓船的甲板之上,有一身長八尺,雄壯威勐的壯士。
他全身穿戴精甲,一雙虎眼正在周身快速觀察著。
在觀察完後,這虎將看著身旁的一人說道:
「《史記》中曾記載:縱橫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
言明房陵郡地勢如何險要。」
「如今吾行至這西城郡中,觀西城地形與房陵大致不差。
…
如此易守難攻的地形,劉封與孟達二人竟然會擔憂有外敵入侵。
不知這外敵該如何來?」
說話的虎將正是漢中王右將軍張飛,張益德。
張飛與關羽是最早跟隨劉備的二人,雖然三人並未有結義之誓,但數十年生死與共的感情,已經讓這三人情如兄弟。
當在閬中練兵的張飛在收到劉備的王詔之後,他馬上命令麾下士卒整裝出徵。
張飛不僅是劉備的右將軍,在劉備平定益州後,他命張飛為巴西太守。
今年劉備在
攻佔漢中後,漢中作為劉備繼荊州、益州之外的第三大根據地,漢中太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