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劉南遺言,一代天驕終究抵不住病魔(第1/6 頁)
“詩一開始先說古代傳說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虛無縹緲,不可尋求。
而現實中的天姥山在浮雲彩霓中時隱時現,真是勝似仙境。
以虛襯實,突出了天姥勝景,暗蘊著詩人對天姥山的嚮往,寫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勝。
天姥山臨近剡溪,傳說登山的人聽到過仙人天姥的歌唱,因此得名。
天姥山與天台山相對,峰巒峭峙,仰望如在天表,冥茫如墮仙境,容易引起遊者想入非非的幻覺。
接著展現出的是一幅一幅瑰麗變幻的奇景:天姥山隱於雲霓明滅之中,引起了先生探求的想望。
先生進入了夢幻之中,彷彿在月夜清光的照射下,他飛渡過明鏡一樣的鏡湖。
明月把他的影子映照在鏡湖之上。
……
只見:“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繼飛渡而寫山中所見,石徑盤旋,深山中光線幽暗。
看到海日升空,天雞高唱,這本是一片曙色;卻又于山花迷人、倚石暫憩之中,忽覺暮色降臨,旦暮之變何其倏忽。
暮色中熊咆龍吟,震響于山谷之間,深林為之戰慄,層巔為之驚動。
不止有生命的熊與龍以吟、咆表示情感,就連層巔、深林也能戰慄、驚動,煙、水、青雲都滿含陰鬱,與詩人的情感,協成一體,形成統一的氛圍。
前面是浪漫主義地描寫天姥山,既高且奇。
這裡又是浪漫主義地抒情,既深且遠。
這奇異的境界,已經使人夠驚駭的了,但先生並未到此止步,而詩境卻由奇異而轉入荒唐,全詩也更進入高潮。
在令人驚悚不已的幽深暮色之中,霎時間“丘巒崩摧”,一個神仙世界“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洞天福地,於此出現。
“雲之君”披彩虹為衣,驅長風為馬,虎為之鼓瑟,鸞為之駕車,皆受命於詩人之筆,奔赴仙山的盛會來了。
這是多麼盛大而熱烈的場面。
“仙之人兮列如麻”!群仙好象列隊迎接詩人的到來。
金臺、銀臺與日月交相輝映,景色壯麗,異彩繽紛,何等的驚心眩目,光耀奪人!
仙山的盛會正是人世間生活的反映。
這一切透過浪漫主義的非凡想象凝聚在一起,才有這般輝煌燦爛、氣象萬千的描繪。
值得注意的是,這首詩寫夢遊奇境,不同於一般遊仙詩,它感慨深沉,抗議激烈。
並非真正依託於虛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虛無飄渺的描述中,依然著眼於現實。
神遊天上仙境,而心覺“世間行樂亦如此”。
仙境倏忽消失,夢境旋亦破滅,先生終於在驚季中返回現實。
夢境破滅後,人,不是隨心所欲地輕飄飄地在夢幻中翱翔了,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蓆之上。
“古來萬事東流水”,其中包含著先生對人生的幾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
黃綸的解讀,讓整個直播間的觀眾,都再一次欣賞了這首作品的偉大。
也讓無數人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劉南的才華。
這首詩,就是他孃的一首炫技的作品啊。
偉大的讓你覺得,詩詞已經被他寫到了頂端。
從此以後,在也沒有人,能夠達到這樣的地步。
而這一刻,不止是黃綸,還有人在解讀劉南的這首,那就是葉為道。
今晚,他也開了直播了,並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