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第1/3 頁)
雍若見他要看花,便去點燈籠,打算將燈籠掛在梅枝上,讓鳳公子再好好看一看這梅花。
此時梅花已有些凋零,再不看,就要等明年了!
一邊點燈籠,她一邊在心裡琢磨:鳳公子剛才那話有些奇怪啊!他想要這梅樹,為什麼不是說&ldo;高價買了去&rdo;,而要用&ldo;拿些等價的東西來交換&rdo;這樣奇怪的說法?
我更喜歡銀子好伐?!
或者,鳳公子是在以花喻人,因自己被退婚了,他的納妾之心死灰復燃?
雍若想到這裡,嘴角不自覺地勾起了一點笑意。這笑意剛展開,她便驚覺了,立刻停下腳步捫心自問:想到這個問題時,我為什麼要笑?!我不自覺地笑,肯定是因為心裡高興……我為什麼會感到高興?!
她心中閃過了一絲明悟!
到了此時此刻,她似乎已覺得:給鳳公子做妾也不是不能接受了!
首先,鳳公子喜歡她,哪怕他不會很長情,以他表現出來的人品,大約也不會在她失寵後翻臉無情。只要她識相一點,別招了那些&ldo;更尊貴&rdo;之人的厭惡,失寵後安穩度日大約也不是不可能的。
或許,她還可以討一個田莊,失寵後去過一過這時代的田園生活?
其次,鳳公子不招她厭惡,她對他還有一點好感,跟他上床,沒那麼難忍。
第三,如果她進了鳳公子的後宅,接觸到絕育藥、救回周氏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提升。周氏情況,就不會再像現在這樣讓人絕望了!
對於妾這種生物,雍若本身的看法是比較客觀和包容,並不像前世很多人那樣,認為妾就是小三,喊打喊殺的。
她認為面對生存競爭,為自己和自己的血脈後裔爭取更多生存資源,是每一個人的本能。
古代女子沒有辦法自己出來工作、賺錢、在職場上博殺,她們爭取生存資源的唯一方式,就是靠男人。做妾是靠男人,做妻同樣是靠男人。做何選擇,只看她們掌握的資源、擁有的機遇而已,不需要用現代人的道德、倫理和社會規則去評斷她們的行為。
更何況,做妻還是做妾,生活在古代的絕大部分女人,其實是沒有選擇權的。
她曾經以為自己有選擇。
那時候她還沒有經歷過毛賊入戶的驚心,沒有忍受過去沖喜都被嫌棄、被退婚的屈辱,沒有體會過羅銅和伍家人抬屍鬧事、以屍訛詐的憋屈憤懣、無能為力,所以她不願屈膝,牴觸給鳳公子做妾,所以她按照自己的想法選擇了楊家……
可現實給了她當頭一棒!
如今,作為一個被退了婚的女子,她在婚姻市場上已經大大地貶值。她還能嫁什麼人家?!
不嫁人是行不通的,除非她去當尼姑,過出家人的清苦生活。
種田模式她早就放棄了。一個不想生孩子的女人,種什麼田啊?!等著被婆家嫌棄、被丈夫休掉嗎?更何況,她並不認為窮人就一定比富人更有操守。
窮人不納妾,大多不是因為他們對妻子忠誠,而是因為他們沒有那個閒錢納妾養妾。
一旦家裡的生活條件好轉,久貧乍富之人,只怕比那些原本就富貴的男人,更能拈花惹草,更令老婆絕望。&ldo;富易妻、貴易友&rdo;這句話,是白說的嗎?
現在她可選擇的、最好的一條路,就是給鳳公子做妾了!
做妾啊……
雍若幽幽地嘆息一聲,沉沉地吐了口氣,然後慢慢振作了精神!
好吧!不再糾結,不再猶豫,就去給鳳公子做妾吧!
就當是談一場註定要分手的戀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