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奪取美人心!(第1/2 頁)
“現為陽穀縣知縣,私下做些買賣,前些日子來東京求見娘子,要見尊顏,非圖買笑迎歡,只是久聞娘子遭際今上(皇帝),以此親自特來告訴衷曲,指望透過娘子從官家這裡求個官職,上達天聽,早些做個大官。”
“若能成就小可之願,則娘子是我韋小寶之恩主也。”
“如今被奸臣當道,讒佞專權,閉塞賢路,下情不能上達,因此上來尋這條門路,不想欺騙了娘子。”
“今小可無可拜送,只有些少微物在此,萬望笑留。”
韋小寶不卑不亢說罷之後,便開啟帕子,攤在桌上,都是金珠寶貝器皿。
那虔婆李媽媽愛的是財,一見便喜,忙叫下人收拾過了,這才得知韋小寶還是個當官的,便請韋小寶進裡面小閣兒內坐了,安排好細食茶果,殷勤相待。
原來李師師家,皇帝不時間來,因此上公子王孫,富豪子弟,誰敢來她家討茶吃,韋小寶算是頭一份。
此刻鋪下盤饌酒餚果子,李師師親自相待。
韋小寶見李師師聽了自己大名,眼中有異樣,便繼續客氣道:
“小可是個該死的人,如何敢對花魁娘子落座?”
李師師十分溫柔道:
“休這般說!你這一般義士,久聞大名,莫說山東、河北兩地,便是東京蘇杭都知曉義士大名。”
韋小寶故意裝的渾然不知,讓李師師把自己來誇:
“不知天下人如何議論我韋小寶?”
李師師如實道:
“妾身只見今日也有人說韋小寶好,明日也有人說韋小寶好,可惜不曾相會,旁人說他的名字,聒的奴家耳朵也聾了,想必其人是個真男子,以致天下聞名。”
“妾身雖然此前不曾認的,江湖上久聞他是個真好漢,且又仗義疏財,扶危濟困,是個天下聞名的好漢。”
韋小寶裝作受寵若驚再反問道:
“如何見的我是天下聞名的好漢?”
李師師又道:
“卻才說不了,你便是真大丈夫,有頭有尾,有始有終。”
“在山東做下諸多好事,仗義疏財、扶危濟困、賙濟窮人,便是山東及時雨宋公明都投奔了你,如何不是真好漢。”
韋小寶再又謙虛道:
“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可憐我韋小寶有保國安民、匡扶大宋社稷之志向,只是眼下當了個陽穀縣縣令,芝麻綠豆大小的官職,被各路貪官汙吏欺壓,這才來投娘子這條門路,說來慚愧,當真慚愧!”
李師師不曾想韋小寶這表人傑居然被貪官汙吏迫害至此,來求她這個風塵女子,再想韋小寶分流不已,又是天下聞名的真好漢,還有草莽好漢不及的才情,不似往日見過的風流才子、達官貴人,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
再比之當今天子,更顯男人味道,李師師如何不敢心動,此刻知道了韋小寶身份後,只覺得韋小寶好似草原上奔騰的野馬,好想馴服了韋小寶,畢竟韋小寶是第一個來她這裡的天下英雄!
對於韋小寶所求之事,不敢貿然答應,想征服了韋小寶再說不遲,趕了李媽媽等人出去,此間只有她與韋小寶二人,故而推說道:
“這話我盡知了,且飲數杯,別作商議。”
韋小寶何等樣人,自小出生在妓院,見過多少女人,又有七個老婆,現在還有五個夫人,一個懷春少女花小妹,一個姘頭劉高之妻,如何看不出李師師所想,心中尋思道:
這李師師聽聞了我的大名,必然仰慕,只是不能先露出好色之相,免得讓她覺得我與來這裡的風流才子、王孫公子一般,我要表現得與眾不同,方能奪得美人心!
韋小寶計較已定,便推道:
“小可天性不能